海洋,我用这样的方式呵护你
【热点关注】
海洋,我用这样的方式呵护你
■ 本报记者 吴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方位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纵观全书,诸多章节项下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就都离不开政府采购项目的参与。
规划引领“我参与”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是指导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依据。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出台《“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索建立“国家、省、市、海湾”分级治理新体系,推动形成以海湾为基础单元和行动载体的综合治理新格局,引领新时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从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公告可以看出,沿海省市纷纷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择专业机构制定“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省级“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服务采购以浙江省为例,2020年10月,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对《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为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项目经费为25万元,项目内容包括开展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十三五”成效问题和“十四五”面临形势分析;开展“十四五”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研究;开展“十四五”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措施研究。
市级“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服务的采购数不胜数,厦门市、泉州市、沧州市、珠海市、江门市、丹东市、烟台市等多个沿海城市通过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不同的方式采购当地“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服务。预算金额从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
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我在行”
白皮书指出,坚持重点攻坚与系统治理并举,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其中,我国通过综合治理重点海域、协同治理陆源污染、精准防治海上污染、倾力打造美丽海湾几大方面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
在综合治理重点海域方面,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重点海域位于中国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交汇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海洋开发利用强度高,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特征明显、问题相对集中和突出,是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攻坚区域,实施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沿海城市通过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滨海湿地及岸线整治修复等项目,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落实到位。比如,2019年烟台市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无人机航测服务采购项目,预算金额750万元。该项目主要是为做好烟台市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运用无人机航测技术手段,实现排查范围及对象“全覆盖、无死角”,解译辨别疑似入海排污口,为人工现场踏勘提供坚实基础。
在协同治理陆源污染方面,我国推进江河湖海垃圾联防联治,2022年在胶州湾等11个重点海湾开展专项清漂行动,出动18.81万人次,清理各类岸滩和海漂垃圾约5.53万吨。巩固提升专项清漂工作成效,2024年将重点海湾清漂专项行动升级为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采购项目方面,比如:广西防城港市2024年西湾清洁长效管理服务项目,7月3日由防城港市海江河机械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中标金额63万元。中标供应商主要负责对防城港市西湾海域公共区域的岸线(约45公里)和西湾海域范围开展海洋垃圾日常巡查工作,布设海洋垃圾清理辅助性监控设施,对约定清洁清理范围内因生产、生活产生和江河、海洋潮流带来的滞留在西湾海面上、滩涂上的各种海洋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以及西湾养殖清理整顿后所滞留在海面上滩涂上的各种废弃设施及物件(包括但不限于蚝排、蚝柱、泡沫等)进行清理。
在倾力打造美丽海湾方面,白皮书指出,全面部署美丽海湾建设。将美丽海湾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全局,明确要求到2027年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美丽海湾基本建成。在美丽海湾建设过程中,政府采购项目层出不穷。比如,2024年5月,广东省入海排污口整治与美丽海湾建设技术支撑(2024年)项目,预算金额445万元。主要内容包含:研究建立省级美丽海湾评选制度,构建广东省美丽海湾评分体系,并为省级美丽海湾评议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等。2024年7月8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对海湾环境调查与美丽海湾建设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预算金额300万元,包括五垒岛湾和洋村口湾群的环境调查与美丽海湾建设。此外,今年上半年,青岛、日照等地也对美丽海湾的建设和评估服务进行了采购。
目前,美丽海湾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1682项重点任务和工程措施完成近半,累计整治修复岸线475千米、滨海湿地1.67万公顷,167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超过85%,102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较2022年有所提升。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我尽力”
白皮书指出,我国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打好分区管控、监测调查、监管执法、考核督察的“组合拳”,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保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顺利推进。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调查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中国逐步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海洋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和预警监测,摸清底数,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我国全面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统筹推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开展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在海洋生态监测方面,沿海城市通过实施多个项目将其落地。比如,福建省2022年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组织近岸海域海漂垃圾和海洋微塑料监测项目,项目预算24.9万元;广西2024年海洋生态遥感监测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4万元,所购设备主要用于实施广西海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采集广西海岸带生态环境影像,以及处理分析大批量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数据;东台市2024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采购项目,预算金额65万元,中标供应商主要开展2024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包括东台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海洋工程对海洋资源生态影响监测和盐沼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三项业务工作,并提交相关数据监测报告和成果资料。
据统计,上半年,中国政府采购网关于海洋生态监测的公告有35条;关于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的公告有59条;关于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的公告有51条。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和措施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落实。政府采购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呵护了这片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