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高校政府采购管理的平衡术
探求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高校政府采购管理的平衡术
■ 李星光 赵志刚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现代化信息系统和专线互联网络为载体,在制度完善、标准统一、规范一致的基础上,将基础数据信息、项目库、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支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等管理内容衔接在一起,实现预算管理的全流程、全覆盖、全口径的线上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提升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有力举措,在各级预算单位推行实施后,发挥了重要效能。本文试图以实际工作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为切入点,浅谈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条件下高校政府采购的一些思考。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财政部制定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先后出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的规范和系统技术标准并印发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提出将信息化融入一体化建设流程,逐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2021年,财政部陆续组织各预算单位上线一体化系统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北京市属高校全面推行,预计2023年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实施。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导向作用,也是高校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充分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必然举措,对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透明度。预算管理一体化涵盖了从基础信息管理到项目库再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管理、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全流程管理,预决算衔接更加紧密,财务与政府采购衔接更加紧密,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实现财务与资产工作有机融合,同时利用信息化加强预算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全面提升高校对预算资金的管控能力和水平。
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益和质量。预算管理一体化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将绩效管理作为硬性约束,从项目设立之初进行绩效指标制定、执行过程监控,到执行完毕的绩效评价全面嵌入一体化平台,能够督促高校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当中,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系统进行整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质量水平。
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进一步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水平和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顺应了新的发展模式,开拓了高校发展的新格局,一体化进程的完善能够从根源上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财政工作精细化,提高资源调配质量,充分激发高校的管理效能,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预算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保障高校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
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中高校政府采购工作面临诸多困惑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强政府采购监管的同时,也使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一些困难和矛盾更加凸显,高校从事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迎来了更多的挑战。
首先,政府采购周期进一步延长,采购人员的压力变得更大。政府采购效率作为采购结果评价指标之一,既是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高校内部工作的重心。政府采购周期较长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政府采购时限已经法定,从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到采购公告、中标公告的公示期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履行。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以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调剂、政府采购计划编制、政府采购立项、合同备案等流程进一步延长了政府采购周期,另外由于各相关审批、备案等节点难免出现未第一时间通过的现象,采购人员不得不以底线思维预留出较长的采购周期,以确保采购顺利实施。
其次,政府采购所需提交审批的材料进一步增加。在面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采购、进口产品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审批管理进一步加强后,所需提交审批材料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再其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政府采购系统、电子卖场等信息化平台的对接与融合亟待加强。预算编制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各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有效连通在稳定性、准确性方面还有待完善。数据推送延迟导致高校财务出账困难、预算申报时系统崩溃等现象,直接导致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用户体验感下降,采购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性的初衷难以达成。
最后,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进行政府采购相关操作的技术性问题大量出现,技术咨询服务质量水平亟待提升。预算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各高校在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时需要频繁地联系系统后台给予服务支持。由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横跨预算、政府采购、公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等多个平台,导致原本就紧张的售后服务资源更加不堪重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问题得不到解决,采购周期紧张的问题会更严重,采购人员就会更加焦虑。
预算管理一体化视角下关于高校政府采购的几点思考
加强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工作实践中,政府采购、绩效考评等都可以视作预算管理一体化完整链条的一个模块;而从政府采购全过程的概念而言,科学的预算编制又是政府采购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从预算编制到绩效考评,经历了预算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而政府采购也是这个周期的重要环节。因此,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促进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的第一步,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首先,明确采购预算编制依据,应充分考虑往年的采购数量、采购金额、供应商情况、市场变化情况等;其次,从程序方面规范预算编制,明确提出预算编制的步骤和组建专业团队的要求,专业团队中明确财务、技术、市场的专业人员占比;最后,制定客观科学的预算评审标准及方式,通过评审的采购预算,不允许因为资金分配等原因进行调整。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前瞻性。不确定具体采购品目、采购金额、临时追加采购预算等情况,不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导致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相关法规难落实。因此,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充分考虑第二年预算实际执行可能产生的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包括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电子卖场的变化等。这样,既能严格规范执行预算,又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政府采购的约束应平衡规范性与灵活性。在政府采购政策不限制、不强制的方面,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不应管得过死,简单“一刀切”,而是应该给予采购人相应的解决路径。既严格规范,又方便快捷,才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目标之一。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政府采购的管理应根据政策及时更新、不断完善。近年来,以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代表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修订,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及时地将法规政策的变化体现在全过程管理中,这样才能既体现预算的严肃性,又发挥政府采购的效率,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考虑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与各级国家机关、其他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团体组织的工作任务是极为不同的,高校政府采购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投资主体多、经费来源多元化。高校的资金来源已由政府拨款的单一模式转向为多元化经费筹资模式。除了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学校的事业性收费、经营收入之外,还有各级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国内外贷款、捐赠款等。
二是采购品种多、规模大。教学、科研、科技开发项目的多样化带来了物资需求的多样化,学校所需的日常办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品种有上千种之多。
三是物资设备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高校采购的科学研究设备往往需要精密度高、可靠性强、稳定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专用仪器设备,其中包括部分国内无法替代的进口仪器设备。
四是采购的时效性强、计划性差。高校采购教学仪器设备用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涉及面广、教学急需,高校突发性科研项目多,经费来源渠道多,科研经费的数额和到位时间难以确定,经费到位后又需尽快实施;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计划要达到合理高效配置很难,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全面、准确、按时完成的难度非常大。
基于上述高校政府采购的特殊性,建议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充分考虑,并借鉴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经验,专门定制开发高校专用版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更贴近高校预算、采购工作实际,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更大效能。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财务与资产处)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