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荡漾文化穿越意味的古代书院

荡漾文化穿越意味的古代书院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2-06-16 19:23:2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化杂谈】

荡漾文化穿越意味的古代书院

■ 伦立飞

书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唐宋至明清时期最盛。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一说,但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说法不一。普遍认可的说法是:河南商丘南湖畔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山的嵩阳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书院,是传播学识、探究学问的所在,既是名流学者讲经论道的场所,又是文人墨客神往的去处。在那里,书声朗朗,墨香阵阵,流淌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中,启承转合,自由流畅地衔接着各种文化流派,成为时代文化的有效载体和价值符号。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出类拔萃,百余名学子科举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应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之邀在此任教,其显盛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岳麓山上的岳麓书院,是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门庭前悬挂有一楹联,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块令人骄傲的文化招牌,可谓实至名归。这座书院培养出的人才中,有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杨昌济、程潜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因坐落嵩山之阳而得名。南宋时嵩阳书院因战乱废损,直到清康熙年间重建。在学识传播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也曾受邀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因此成为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唐代。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相传,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并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此讲学,白鹿洞书院因之名声大振。

在中国古代,诸如“四大书院”的书院繁荣现象,是有其历史渊源和时代需求的。那个时候,书院的存在,足以让社会贤达在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中,找到与统治者妥协的平衡点。在保持相对学术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寻求官方的认可与鼓励,书院既理性地认可着现实统治,又明智地把持着办学自由和学术方向。通过研习经史子集,通晓时务物理,讲求道德规范,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正如朱子所说“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或“唯学为能变化气质耳”。可以说,古代书院,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营造出难得的学术氛围。为此,统治者对书院多有褒奖,学者也拥有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学术平台。

古代书院多建于山林名胜所在地,是受了佛教“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影响。书院选择的环境,常常是山环水合,或泉清石秀,或古树参天,或茂林修竹……可谓“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如此僻静优美、清邃秀丽的去处,自是最宜于学业传授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古代书院建筑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表现为严谨朴素不奢华,含蓄内敛有层次,色调淡雅而丰富,具有不可忽视的人文魅力。

古代书院,不持门户之见,不死守师从学说,广泛开展学术论辩。正是在一论一辩之间,思维才有了突破口,社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如岳麓书院的“会讲”制度,让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进行探讨论辩,平等交流,旁听的学生聆听着大师们精妙的语言,体验“思辩”的乐趣,探求人性的秘密,该是多么美妙、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再如嵩阳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与此同时,书院还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辩能力。时至今日,所有这些,不啻为值得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

可以说,中国古代书院文化是极有分量并且耐人寻味的,正是这些耐人寻味的书院文化,才让中国古代书院有了继往开来、溯古通今、荡气回肠的文化穿越意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56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