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防水材料批采项目在青岛落地
【聚焦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
首个防水材料批采项目在青岛落地
□ 统一标准,供需直接谈判 □ 创新供给保险机制 □ 完善两级质控机制
■ 本报记者 张明柳
青岛作为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政策试点城市,在探索绿色建材规模化采购机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4月7日,国内首次对政府投资工程所需防水材料开展的批量集中采购谈判工作在青岛圆满收尾。本次采购的产品将用于青岛市13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筑面积共计16.89万平方米。
统一标准 源头把控
“青岛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便捷、高效、可复制的采购机制,努力通过制度创新降低采购成本。”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王晓峰如是说,“绿色建筑材料产品多,技术路线更是五花八门,因此,采购人对建筑材料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当前我们推进的试点项目均为公共建筑,具备公共属性,可以也应当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和规范。”
确定标准绝非易事。建筑项目环节很多,从哪儿下手最有效果?考虑到批量集中采购的本质是向规模要效益,青岛最终决定从项目源头即设计环节开始把控,统一标准要求,对试点项目同类设计内容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建材需求标准等进行规范统一,提升所需建材的采购规模。“因为这样才能将采购标的由很多种合并为较少的几种,每一种的量才能提升,这是满足批量集中采购的先决条件。”王晓峰告诉记者。
方向明确,任务细化。首先,由设计单位的专家确定公共建筑防水工程的通用做法初稿;其次,邀请试点项目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座谈,征求意见;最后,向绿色建材试点工作各相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最终,2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布率2.5kg/m2)、3厚自粘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II型,SBS弹性体)等5类产品入围。
供需直接谈判 有效砍价
标准有了,下一步便是筛选供应商。满足标准是必要条件,但还不够充分。
“前期,我们走访调研了10多家总承包单位,请采购人及总承包单位根据使用感受,直接投票推荐3个防水材料品牌。我们对投票结果进行排序,并参考近几年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TOP10榜单,最终确定了11家供应商。”王晓峰介绍说。
为缩短交易链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本次批量集中采购直接邀请生产企业参加,通过承诺采购规模、设置优惠账期、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激励供应商报出更加优惠的价格。
记者了解到,因疫情原因,此次批量集中采购采用线上谈判方式,邀请了7家国内防水材料行业相关龙头生产企业参加。经过5轮激烈谈判,最终确定世纪洪雨(德州)科技有限公司为成交供应商,成交总价为233.93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39%。
加强监管 保质保量
试点要取得实效,必须尽可能把问题穷尽,让矛盾尽显,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绝不能因为试点,而耽误了工期,影响了质量。”王晓峰如是说。
确定成交供应商,签订履约合同不代表万事大吉。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状况改变、生产能力不足、产品交付质量不达标等各种问题,导致无法按时交货。考虑到这些可能性,青岛创新提出“1+2”供应商供给保险机制,即在成交供应商之外确定两名候选供应商,并承诺以成交供应商的报价履行“替补”合同,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如期完成。
“为了保质保量,我们还完善了两级质控机制。”王晓峰介绍说,在具体项目采购合同履约中,采购人、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邀请未成交供应商共同对成交供应商交付的货物进行检验;在履约期内,监管部门对成交供应商交付的货物实施至少两次的随机抽检,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质量。
据介绍,下一步,青岛市将以此次谈判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其他绿色建材批量集采工作,为国家试点工作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