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力量大统一换新装
集采力量大统一换新装
——北京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带量集中采购纪实
■ 本报记者 杨文君
见习记者 张炎
窗外,冬日的寒风凛冽,但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办公楼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只见几位老师傅正手拿卷尺,为大队工作人员测身高,量三围,忙得不亦乐乎。执法大队队员老庄笑呵呵地说道:“我要换新装啦!”
原来,北京日前为全市的执法人员带量集中采购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老庄和他的同事们正是来量体的,等待新一批工作服的到来。
带量集中,高效
记者了解到,前些日子,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办公室干部李保军驱车700多公里,带领中标企业到各区分队为100多名队员量体,这一数字只占全市换装人数的1%左右。据悉,北京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带量集中采购项目(以下简称本次带量集采项目)共涉及118家预算单位,13000多人。
这支庞大的队伍,此前换装都是各采各的,每家预算单位都要操心,全市很难完成统一换装,效率较低。
“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采购人省心不少,市监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选了一家代理机构统一采购,招投标环节不用再自己操持。”李保军说。
李保军们的“省心”,其实是有人在替他们“量身打造”。
时针拨回到2020年12月,财政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并对执法服装的配发范围、种类、标准等都提出了统一要求,明确执法服装的采购,原则上由省级及以上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根据该规定,并结合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求,北京市财政局印发了《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带量集中采购工作推进方案》,联合北京市司法局等7个部门组织实施,其中,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带量集中采购主体具体执行采购工作,选定一家代理机构,为全市统一采购执法服装。
从2021年5月印发方案到如今合同陆续履约,本次带量集采项目不仅获得了采购人的高度肯定,而且也赢得了供应商的频频点赞。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都川)有着20年参与执法服装采购的经验,据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郭燕琨介绍,以往都是各单位分散采购,有的区级执法单位只有十几人,给这样的单位制作服装,公司很难规模生产,制作效率也很低。
从十几人到上万人,在本次带量集采项目的牵引下,亿都川订单量瞬间“暴增”。“量变大了,工人生产效率也提高了。”郭燕琨说。
对于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讲,方便之处不止如此。该公司高级业务经理程红表示:“以前我们公司参与执法服装采购项目,先要通过入围,然后再经过几轮竞标,非常麻烦。现在,一次招标,全部搞定!”
记者了解到,共有41家企业集中参与了本次投标,投标频率大大降低,降低参与成本是供应商们给出的一致评价。
专业分包,规范
帽子、鞋子、常服、防寒服……老庄要想得到这一整套执法“装备”,需经过4个师傅的测量和记录。他有些疑惑:“以前我们换执法服装,都是一个人给我们量,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老庄有所不知,本次带量集采项目将帽子、鞋子、常服、标志等进行了分包。投帽子标的企业中标后就只负责制作帽子。这打破了以往一家企业“从头到脚”都包揽的局面。这也是现场来了这么多量体师傅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属于不同分包的中标企业,各有分工。
本次带量集采项目共分为14个包,全部采用电子化公开招标方式,其中,有3包因投标人不足3家,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组织。
“分包后,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执法服装才会更统一。”北京市农业执法总队法制科科长龚先友对记者说,执法服装不同于时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并且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打个比方:A企业负责北京市80%的交通执法服装制作,包括衣鞋帽和徽章标志。由A企业制作的套装在面料、颜色、款式上肯定是统一的。但剩余20%的交通执法服装则由B企业制作,结果就会发现,B企业制作出来的套装与“另外的80%”出现了颜色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这与国家的统一要求背道而驰。
“通过本次带量集中采购,这样的烦恼就不复存在了。”北京市农业执法总队的工作人员深有感受。
龚先友表示,本次带量集采项目有两大优势。一是统一。全市市和区综合执法单位加起来有百余家,如果各自采购,买来的服装难免五花八门。通过带量集中采购,全市所有执法机构服装标志能够实现整齐划一,有利于树立综合执法形象,也便于广大人民群众辨识和监督执法人员。二是专业。服装鞋帽等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分包制作,充分发挥了各企业的长处,把质量做到最好。
在北京华士威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略看来,这样的分包可以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我们这次负责防寒服制作,就专攻这一件事儿,不用再分散精力去做我们并不擅长的帽子等,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说。
如果说对未来带量集中采购还有什么建议,贾略希望分包可以再进一步细化。
规模采购,省钱
“预算金额6380.38万元,中标金额5356.95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6.05%,远超政府采购平均资金节约率。”这是本次带量集中采购交出的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高达16%的资金节约率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在“规模”二字。政采处的工作人员说:“带量集中采购的目的之一就是‘以量换价’。”
以北京农业执法机构为例,全市市和区有14家单位,平均每单位80余人。如果各家单位分散采购,中标企业难以规模生产。全市集中起来,则有万余人,能够形成一定规模。
“把分散在各单位小批量采购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企业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这样我们也能买到价格更低的服装。”龚先友说。
此番评价在本次中标企业那里得到了印证。“此次成交价格较以前的平均价格低了10%左右,虽然生成成本降低了,但我们的盈利空间也压缩了。”贾略告诉记者。
财政资金的节省让采购人喜上眉梢,但企业的生存问题被打上问号。一番采访后,几多担忧被中标企业代表的话语化解了。
郭燕琨说:“这么大批量的采购,可以带动我们的生产线复苏,资金周转会快起来,企业会活起来。”
对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讲,参与本次带量集采项目,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该公司北京营销分公司政采部王仁芳告诉记者,一次性面对100多家采购人单位,这增加了公司影响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在热热闹闹的会议室里,老庄量体完毕,就等新工作服到位了。新的一年,各方当事人希望本次带量集采项目可以早日完美收官。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这是承揽本次带量集采项目代理机构发出的感慨。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本次带量集中采购整合了市区两级6个系统的着装需求,量大任务重,交给我们社会代理机构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促使我们朝更专业的方向转型。”
推进代理机构从程序代理服务为主,转为专业化服务为主,这正是北京市财政局推进本次带量集采项目的良苦用心。
北京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说,该项目取得了五点成效,一是提高采购效率。以市场监管局为带量主体,将原本118家预算单位重复的采购活动简化为一次执行,节约行政成本,精简采购周期。二是规范采购行为。统一全流程电子化公开招标,全程无质疑投诉。三是降低参与成本。41家供应商集中参与投标,减少投标频率,节省企业成本。四是节约财政资金。项目预算6380万元,实际中标金额5356.95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16.05%。五是推进服务转型。为落实中央深改部署,推进了代理机构从程序代理服务为主,转为专业化服务为主。下一步我们会针对本次试点中的不足,适当简化程序,扩大采购范围,为带量集中采购推开做好充分准备。”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