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IT电子报 >> 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需答好采购“考卷”

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需答好采购“考卷”

栏目: IT,电子报 时间:2021-08-30 18:33:3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记者观察】

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需答好采购“考卷”

■ 本报记者 程红琳

“双减”靴子落地,校外教培行业被套上“紧箍咒”,教育市场环境陡然生变——教育逐渐回归校内,资本纷纷从课外教培行业撤退。反观另一个教育细分赛道——教育信息化市场近期却大单频现。

一边,以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为主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爆发期;另一边,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供应商的质疑、投诉不断攀升。

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加速期,在产品选型以及招标文件中提出合理采购需求并设置合理的评分项,已成为采购人在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必修课。

大单频现 投诉频出

对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近年来,政策利好不断。

7月21日,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义为新基建,并在政府端、学校端、学生端及资金端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其中,政府端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支持建设区域教育云平台;学校端建设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普及个人学习终端;学生端鼓励基于大数据的资源推动和学习辅导,促进个性化发展。资金方面,教育新基建纳入地方教育“十四五”规划,统筹协调经费大力支持。

从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到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到此次指导意见发布,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教育信息化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引导性市场。多重政策红利接连释放,大量资金向教育信息化赛道倾斜,教育信息化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作为该市场重要内容,近年来,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教育信息化项目也进入了加速建设期。

“X省教育管理平台项目招标”“X市教育局智慧教育云平台项目招标”“X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信息化升级改造招标”……近日,记者注意到,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以及各省市的政府采购网站上,每天都有大量类似的采购信息发布。

在刚刚过去的8月,月初,预算金额过亿的江苏丰县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二期)中标结果出炉,引来业内人士围观。紧接着,8月10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又晒出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建设服务项目中标结果,讯飞南亚东南亚信息科技(云南)有限公司最终以1.0968亿元拿下该项目……仅8月上旬,在政府采购市场,已有多个金额过亿的教育信息化大项目陆续开标。

教育信息化市场进入暴发期,与此同时,记者在各地政府采购监管网站上也看到不少针对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质疑、投诉。

今年7月,某市中心小学中心场馆设备(含智慧校园)项目由于大量采购需求技术参数不完整、不合理、不规范,技术参数指向特定品牌且评分要求不合理,被多家厂商投诉。当地财政部门责令被投诉人和采购人修改采购文件,重新开展采购活动。8月,该项目重新组织招标,由于采购需求依旧不完整、不明确,再次被供应商投诉,财政部门调查后,做出“中标结果无效”处理并责令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依法完善项目采购需求后,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更早之前,某市教育信息化“三通二平台”项目被质疑,问题多达128条。记者注意到,评审因素的设定与招标需求不适应;招标文件“量身定制”主要产品参数;采购文件加分项较多存在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情形等,成为教育信息化项目被质疑、投诉的主因。

教育不是生意

“市场太内卷、太疯狂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金融、医疗行业能体现出信息类产品的性能差异,在其他行业,产品的表现力都差不多。“既然在教育行业产品表现力都差不多,你觉得厂商靠什么来中标?”

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教育信息化市场依旧是比较传统的市场,每个地区都会存在部分用“资质”“证书”控标的供应商。

在另一位圈内人士看来,同质化产品虽然多,但用“资质”“证书”控标这种操作手法并不“高级”——一些供应商已经用产品组合的思维去做项目,即在教育信息化项目方案设计之初,就将相应的产品规划进去,这样的招标文件即便“量身定制”也不易察觉。

“一些下沉市场,一年也没有几个千万级别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更别说过亿的项目了。”采访中,这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较大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采购人显然缺少与之匹配的采购专业知识,只能找市场上的几家大厂出方案。

因此,造成一些教育信息化项目被技术企业所引导,更有甚者,供应商向采购人兜售了“智慧教育”“大数据”“精准推题”“AR、VR”等新概念,最后部分单位斥巨资搭建的各类系统、平台成为验收、展示甚至是评奖的“道具”,无法得到师生的常态化使用。

教育不是生意。针对这种情况,记者注意到,诸多地市的教育部门也在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着手治理。如中山市在2019年出台《中山市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更早之前,上海虹口区也印发《虹口区教育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保障项目依法依规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多地市则通过定期对财政投资教育信息化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及绩效评价,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监管。

除了上述比较常规的手段外,记者注意到,一些地区还通过建平台的方式,规范“互联网+教育”项目分级审核和监管流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建立项目申报审核、进度监管、视频监控等一体化管理平台,掌握项目的情况;同时,平台实时汇集各地、各校的资金计划、资金使用情况,智能分析全区教育项目资金态势,精准调整项目资金配比,监测并督促项目资金支付进度。

一些省市的教育系统也在尝试与财政部门联手探索破题之道。在广东,针对一些学校存在廉政建设薄弱、内控制度欠缺、采购工作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及部分高校对采购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重视、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通过联合广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建立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水平。

相信,在多方在共同努力下,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信心、有能力答好采购“考卷”。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081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