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面汤里的母爱
【岁月】
南瓜面汤里的母爱
■ 王师
傍晚,母亲打来电话,说晚上做南瓜面汤,问我去不去吃,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母亲。
母亲的电话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农村生活依然十分艰苦,大米饭加上红薯等杂粮勉强吃饱。因为地处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面条极为稀罕,只是家中来了贵客才会享受鸡蛋面条的超级待遇,吃面条于是成为乡村孩子们的梦想。
故乡是丘陵地带,有少许的旱地可以种植麦子。我家也有一块麦地,一般在麦子收获后,母亲会做一顿南瓜面汤,那时觉得天下最好吃的莫过于南瓜面汤了。麦子快黄的时候,布谷鸟总是叫着“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引得我和弟弟天天往麦地跑看麦子有没有成熟。
等待着麦子成熟的日子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南瓜面汤总是在梦中出现,醒来才发现口水打湿了枕头。村里有人家割了麦子,开始做南瓜面汤了,于是我和弟弟赶紧回家催母亲割麦。
父亲在外地教书,只有母亲在地里弯腰割麦,我和弟弟在一边帮衬着做些简单的农活。割麦、挑麦、打场、晒麦一整套程序后,母亲将晒干的新麦挑到村里的加工厂加工成白白的面粉,我和弟弟自然是欢天喜地,全程跟着忙碌的母亲,央求母亲快点做南瓜面汤。
一回到家,母亲就用脸盆盛上白面走进厨房,她拿出和面的案板,擦洗干净,我和弟弟主动在一边打着下手。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揉着面团,满脸都是汗水,弟弟拖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殷勤地为母亲擦汗。母亲在案板上揉好面,再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叠起来用菜刀切成面条,每根面条都有筷子那么粗。
这时候奶奶已经烧好一大锅水,南瓜事先切成片在锅里已经煮沸。母亲将擀好的面条轻轻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等锅中的水煮沸面条浮上水面,母亲从篮子里抓上一大把菜叶撒在锅里,美味的南瓜面汤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眼看去,锅里白色的面条、金黄的南瓜、绿色的菜叶煞是好看,开锅后麦面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和弟弟早已经拿来大碗一边眼巴巴地看着锅里,一边央求着母亲多放点酱油。我端着满满一碗南瓜面汤还没把碗底的酱油拌匀,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母亲手擀的面条十分筋道,面香混合着南瓜的微甜,面汤也醇厚美味,我把碗里的汤汁喝得一干二净。弟弟早已经在开吃第二碗了,弟弟狡猾,第一碗他只盛了一半,待大家吃到一半时,他开始盛第二碗,而且堆得满满的,满脸得意之色。奶奶笑骂:“饿死鬼投胎的。”
很快,你一碗,我一碗,满满一锅南瓜面汤就见底了。奶奶和母亲忙着洗锅、刷碗,我和弟弟揉着胀鼓鼓的肚子满村子找小伙伴去炫耀自家的南瓜面汤了。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母亲又在催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赶紧骑车回老家。我知道七十多岁的母亲一定站在门外盼望着我这个长子的归来。晚餐的南瓜面汤我已经无法吃出当年的味道,母亲问我好吃吗?我一个劲地点头:太好吃了。多年前父亲、奶奶相继去世,一直是母亲支撑和维系着我们这个大家庭。想到这里,感觉端在手上的碗中哪是什么南瓜面汤啊,分明是沉甸甸的母爱。
母亲在,家就在。我希望年年都能在麦子成熟时吃到母亲亲手做的南瓜面汤,不在乎味道,只想让长长的面条留住最珍贵的母爱。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巢湖经济开发区税务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