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政采要闻电子报 >> 让“政采贷”照亮中小企业前行之路

让“政采贷”照亮中小企业前行之路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政采要闻,电子报 时间:2019-12-23 16:39:5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来自实践】

“政采贷”照亮中小企业前行之路

——湖北省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李端平 昌彤 柯楚

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政府采购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如何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拓宽政府采购“先货后款”的支付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可能。针对此问题,黄石市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新举措,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有需求的政府采购供应商,特别是中小企业运用政府采购合同向金融机构线上融资,取得新的突破,但也遇到一些瓶颈掣肘。现就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以下简称“政采贷”)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工作现状

主动探索创新,研究建立互联互通“政采贷”系统。一是积极谋划。2019年年初就联合市人民银行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启动黄石市“政采贷”项目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请示》,正式启动黄石市“政采贷”项目;并组织外地学习考察,形成《推动黄石市“政采贷”融资业务建议》,分别上报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市政府和省财政厅高度重视,要求迅速推进。二是制定规则。经多方、多次讨论,借鉴“他山之石”,结合黄石市改革实际,在广泛征求采购人、金融机构、代理机构、供应商意见后,市财政、市人民银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三家单位联合印发《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实施意见》。三是合力推进。为加快“政采贷”项目各相关系统、数据、平台的对接、改造、升级及软硬件开发,专门设置了“政采贷”项目工作专班及项目小组,专班、小组多次开会研讨,到部门调研,充分考虑控制金融风险和最大限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足政府采购政策、优化方案流程,建立了财政、金融机构、采购人、供应商、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数据互联互通的“政采贷”系统,各银行可通过系统实时查看供应商政府采购信息。

细化工作要求,确保中小企业融资款项落地。一是明确工作原则和参与方式。政采贷以“协同推进、市场运作、银企自愿、诚实守信”为原则,鼓励中小企业(中标供应商),不分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性质(含财政性资金和单位自有资金)、不分合同金额大小,在取得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后,通过“政采贷”系统向参与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融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后都可参与办理信贷业务。二是明确各参与方工作职责。明确了市财政、人民银行、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金融机构、采购单位、供应商、代理机构等参与方工作职责。财政部门负责建立政采贷平台,人民银行负责业务督导,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日常推送数据,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线上融资产品、建立绿色通道、降低融资利率、提供融资信贷服务,供应商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申请贷款,采购单位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三是明确细化融资具体操作流程。有融资需求的中标供应商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方案自行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产品,通过政采贷系统向金融机构提出融资申请;已与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的金融机构均可通过该平台查看企业政府采购中标信息,接受企业通过平台提交的贷款申请,并依据政府采购合同和该项目财政预算资金情况,发放贷款;同时,财政部门和采购单位配合做好发放贷款银行账号锁定工作,让中小企业获得了新的信用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因为有政府采购合同和项目预算资金保证,放心放贷。

加强协调推进,着力提升线上融资规模效益。黄石市政府采购规模年均40亿元,涉及近千家中小微企业供应商,其融资需求约占年采购金额的30%左右,即黄石市政府采购量可拉动中小微企业供应商12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目前,通过参与部门通力配合,系统开发已完成,政府采购系统、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等各类数据信息已推送到“政采贷”系统,并按约定向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送政采信息。采购计划已对接3908条,合同对接3089条,中标信息341条,供应商信息277条,向中征平台成功推送信息57条,已顺利完成信用融资,其他项目正在进行中。市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正积极对接“政采贷”业务。其中,交通银行、光大、广发三家市级银行已开通“政采贷”业务,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即将开通。

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平台开通后,将政府采购信息与金融信息对接,实现了财政、金融机构、中标企业、采购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有关采购和融资信息的互联互通。这既解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信息、合同信息、中标(成交)信息等融资所需数据在平台里快速交互,为政采信息流换资金流创造了条件,便利了企业融资,也免除了抵押担保评估等系列流程及相关费用,简化了企业融资审批流程,大大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为缓解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82日,交通银行黄石分行为某公司办理的一笔30万元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款项顺利到账,这标志着湖北省首笔政府采购贷线上融资业务成功办理。

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的瓶颈掣肘

政采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制度有待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是目前全国各地都缺乏统一标准的法规制度作指导,新型融资模式的实施标准各地也不一致,各地都是在实践中边试点、边总结、边摸索,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且不完善不统一的政策制度也会给新融资模式的实施带来执行上的不协调,不能保障执行的效率与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全省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这一全新工作的统筹指导,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流程。

民营经济体参与线上融资活跃度不高。部分民营经济体对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这一新型融资模式不熟悉,即使知道有一些相应的倾向性政策,也会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有所疑虑,仍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加之新模式虽然在全国各地逐渐增多,但是各地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同,对于企业的适用要求不同,企业要了解新模式的具体流程、分析利弊还需要时间。一些供应商也担心采购人知道其有合同融资后,对其经济实力产生质疑,处于想贷又不敢贷的两难境地,有的供应商宁可选择公司拆借或私人借贷等传统的融资模式,而不愿或不敢尝试线上融资新模式。

线上融资各方协同作战力度还需加强。协同合作不畅影响的不只是一方主体在体系中的位置,而是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形成。主要表现在:部分采购人对“政采贷”政策不了解、配合度不高,未指定专人负责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相关业务,且签订合同不及时,合同公开也不及时,经常是支付时才公开合同;部分民营经济体不够主动,坐等政策上门;部分金融机构对开通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业务反应不够积极;银行信贷产品单一,目前参与银行基本只有一个信贷产品,融资需求高的工程项目难以纳入线上融资,不能满足民营经济体多元化的融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反映利率上浮10%的要求难以接受,要求提高利率。

线上融资信息化建设短板依然明显。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需信息多点采集,涉及部门多,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互联较弱,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增加了线上融资各参与方的成本。主要表现为融资数据需要从财政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集推送,部分数据需要人工推送,可能存在数据要素不全等问题。此外,供应商信息分散给金融机构确定放贷额度带来难度,因供应商的信用信息、纳税信息、违法违规处理信息分散在多个网站上,金融机构在确定额度审批时需要收集汇总供应商相关信息,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成本。

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的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围绕解决以上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健全制度抓发展。加强“政采贷”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是明确各方主体权益,理清各方主体间关系,降低违约风险最强有力的手段。细化完善与民营经济体线上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权责明确、操作性强、适用性广、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全面统筹、切实落实“政采贷”相关政策,推动“政采贷”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尝试在现有试点经验和政策资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出相应配套推广政策和时间表,统筹指导,统一制度、标准及流程,建立完善严格有效的民营经济体及金融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构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的融资环境。

立足实际抓服务。财政部门通过上门服务、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加强“政采贷”工作的宣传,提高“政采贷”公信力和影响力;金融机构通过制作“政采贷”产品宣传推介资料加强宣传和市场推介,推广项目亮点及相关操作流程;各采购人单位可通过门户网站、微信(QQ)群、公众号等新媒体让更多的企业了解、知悉这一新型线上融资模式。总之,要确保“政采贷”各参与方都能熟练地掌握该业务及操作流程,工作落实到位、政策落到实处,让“政采贷”这一创新普惠金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协调推进抓主体。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与金融机构要保持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政采贷”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阻碍,落实各方责任,形成战斗合力。要多开展各试点金融机构、采购人、供应商企业参加的“政采贷”业务专题培训,确保各参与方熟练掌握该业务模式和操作流程,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要加大对各采购人单位、相关金融机构、供应商及代理机构等参与方的督导力度,严格执行《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实施意见》,不折不扣地落实“七步政采贷业务办理流程、五项保障措施和六点管理要求”,确保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回款形成闭环,确保“政采贷”的政策、制度都能发挥出最佳效用。

信息建设抓长远。统一公开的“政采贷”平台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及时地了解政府采购需求和融资方向,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为有效执行“政采贷”相关政策、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以市政府采购信息共享平台为枢纽,打通政采备案系统、电子商城、公共资源交易网、省政府采购网、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逐步解决多系统各自为阵和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流换资金流”。

普及推广抓典型。以此次专题调研为契机,总结全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工作的经验实效,分析解决现实难点。譬如,加强财政部门同金融机构的战斗合力,选取启动较早、推进较好的金融机构为典型,统筹安排其他金融机构陆续参与“政采贷”融资业务,进一步完善操作程序,健全管理制度,做好配套服务,并坚持“立足本土、走向全省、面向全国”的“政采贷”运营战略格局,为黄石“政采贷”工作能在全省全面推广,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919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