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小说的美学追求
【文学自由谈】
路遥小说的美学追求
■ 杨光祖
回首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先锋文学大热,路遥在创作中仍旧坚持现实主义写法,他的这种坚持确实是非常艰难,而且可以说壮烈。30多年过去了,我最近在思考,路遥的这种坚持有什么意义?
我是甘肃人,我对陕西文学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陕西作家往往比时代文学思潮慢半拍,但是,正是这半拍,成就了他们,使他们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白鹿原》等。
时代风潮,风流云散,留下的是那些敢于坚持的作家。我们如今看先锋文学,在形式创新上确实有贡献,这个不容否认。但是这种炫耀小说创作技术,形式空转,脱离实际的文学创作,究竟有多少意义和价值,真的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当年的评论界给先锋文学那么多的赞扬,是不是值得反思?
文学界、评论界当年给予路遥的冷遇,是不是也是一种不成熟?我和杨显惠老师多次交流,他说先锋文学是对中国人民的不负责任。当然他说得比较严厉。我们的文学创作如果还是纯粹的技术的炫耀的话,这种写作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从这里我们看到路遥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路遥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最大价值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人道主义和对底层人物的关注,还有那种朴拙的美学追求。路遥这种诗意的现实主义,体现的是一个作家的良知,也是一种美学追求。
有时候,我想,西北大地真的是需要路遥这样的现实主义写法,真的需要路遥这样一种表达方法,厚重,甚至有点笨拙。像江南才子,那是另一种写法。陕北那片土地,真的需要一种黄土一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陕北大地,甚至西北大地,需要一种朴实的,甚至笨拙的写法。
杨显惠老师的《夹边沟纪事》等作品,有评论家就认为没有文学性。我曾撰写过一篇《中国的苦难如何书写》的论文,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我说难道文词华美才是文学性吗?
苦难,这个主题,真的不能用太炫技的写法,就需要一种朴拙的写法,或者说风格。否则,就显得轻佻了。往往最笨的,才是最好的。路遥的笨拙和朴素是一种美学追求。这也是他的小说至今依然生命力不竭的原因所在。
最后补充一点,我对路遥的小说,以前确实评价不高。我曾撰文严厉批评过他的《平凡的世界》。后来,和李建军老师也讨论过,最近也读了很多关于路遥的资料,比如厚夫的《路遥传》,还有海波、航宇等人的著作,我觉得以前对路遥的评价过低或者是过于严苛。我准备再做一些深刻的思考,重读他的原文,争取能更准确地认识路遥和他的作品。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学者)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