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如何顶住压力保持发展
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汇聚2019中国汽车论坛共同探讨——
汽车产业如何顶住压力保持发展
■ 本报记者 孙冉冉
2019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延续20多年的增长后,我国2018年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汽车产业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如何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
日前,颇受业内瞩目的2019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创新、开放、绿色——聚焦汽车产业变革与机遇”为主题,与会嘉宾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压力和变革需要正确看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2%和2.8%,未达到预期,且28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颇大的压力。
世界汽车组织(英文简称“OICA”)第一副主席董扬在会上分析了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所处形势:“从全球角度来看,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也面临深刻变革,如何在变局中抓住战略机遇成为全球汽车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国内的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汽车产销量在延续20多年的增长后,2018全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董扬表示,汽车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汽车产业改革开放、加快汽车产业绿色发展,成为汽车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同面对的核心课题。
董扬还预测,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18年的小幅下降与激烈竞争之后,2019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汽车企业将面对更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双积分政策下迅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也将面临后补贴时代的真正市场考验。2019年也将是汽车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合资股比逐步放开、“一带一路”等系列政策将对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网联将重新定义汽车,共享平台的不断推进也在强力改变着汽车消费习惯,新的汽车产业变革正在引发智能城市、智能交通、能源等领域的革命。他认为,汽车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提升重点和方向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加强对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对产业的认识能力。“我国汽车产业很多问题不是初衷不对,而是对汽车产业自身发展规律认识的缺乏。产业发展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首先需要对产业有足够的认识。”董扬强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赵赫表示,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大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都面临着“调整、转型、升级”的共同课题。在赵赫看来,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这些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同时展望未来,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则认为,对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波动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属正常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冷静分析,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如何更好地完善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更好地推动汽车工业实现健康、持续地发展。”
新能源汽车仍是突破口
在我国汽车整体产销量下降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仍保持同比高速增长。据统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9.9%和61.7%。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逆流而上的趋势。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创新、开放、绿色代表着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从去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看,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中国的销量在125.6万辆,大概占新车销售4.4%。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9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3%。应该说中国为节能减碳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为此,万钢指出,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
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万钢颇为看好:“尽管今年财政补贴有所退坡,但是从最近举办的上海车展来看,汽车厂商都推出了新的车型,行业已经为补贴退坡做足了准备,开发的车型也是面临未来、面向市场的。”
万钢还提出了今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一是继续坚持优化能源结构和降低大气雾霾等发展战略,未来可能会在最需要、最紧迫和市场需求最大的车型上分区域、分车型、分场景实现新能源汽车化。二是着力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高效率驱动系统、能量回馈技术和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主的第三代功率电子芯片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继续研发大功率内燃机,推动内燃机和电驱动技术的集成,系统推广发展燃料电池。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攻克建成小区加注充电桩的难关,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氢能源的生产利用、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四是优化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政补贴退坡的同时建立稳步长期的激励措施。
董扬也建议,下一步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他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新途径,也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
作为上下游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汽车产业需要国内外广泛的合作交流和融合发展。开放市场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也为自主汽车品牌带来更大的挑战,但也同时为其打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万钢认为,发展汽车产业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开放创新,更加积极地鼓励外商投资,在整车、零部件、服务等方面更多参与国际合作,同时鼓励企业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董扬也强调,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要坚持走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一方面要积极跟进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加强合作交流,缩短差距;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现代化的有利条件,积极合理利用国内资源,深化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品牌价值。
王瑞祥分析了扩大开放给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有良好环境、开放平台和不断升级的庞大市场,仍是全球企业投资热土。同时,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长足的进步,我们要适应发展的大势,抓住机遇,继续加强技术协同创新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加快提质升级,共同为普惠更多民众和推进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扩大开放带来的激烈竞争和考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工作来迎接考验。”王瑞祥说道。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