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新生
【谜面·谜底】
散文的新生
■ 谢宗玉
我曾在文章里说过,网络文学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代表民间的意志和审美趣味。可自有文字以来,文学其实都属于官方。以上层的意志和正统的审美为创作导向。从统治者用《诗经》把民间之“风”收割后,民间文学便被排除在主流文学的范畴之外。而网络文学借助科技平台,终于完败正统文学,以民间文学的“代言人”夺回了失去了三千年的话语权。
那么,与没落的正统散文相比,网络散文蒸蒸日上的奥秘究竟何在呢?依我看,就是网络散文已经祛除了人文主义心学的魅影。换句话说,就是网络散文已不再将人文精神当作至高无上的指引,也不再把每篇散文都画上人文主义的脸谱。不再用人文主义的药汤熬泡万千素材,最后将所有素材都变成人文主义的味道。网络散文不再将三千宠爱集于“己身”。不再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和情思。网络散文将视线从己身移向外物,由唯心的“阳春白雪”,渐变成唯物的“下里巴人”。网络散文更注重文章的实用性。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几乎已被网络全面摒弃或冷落。修辞和文艺范儿,不再是争奇斗艳的单纯炫技,而只是网络散文吸引读者接纳内容的手段。
被正统散文所唾弃的“文以载道”的创作方向,开始在网络大行其道。百年前国人被封建礼教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现在他们的子孙却发现没有道德约束,社会将会乱成一团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文章,是每一个时代的刚需品。因为人必须在人群中生活,而群居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妥协。换句话说,“委曲求全”是社会文明的本质之一。道德才是维护人类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和工具。文章不但要载道,而且还不能以文掩质,不能将道德含蓄地隐藏在文采和情节中,而是要大张旗鼓、明明白白说出来,老百姓才会懂得并遵行。
我们的文艺方针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才是对的。网络上那些教人职场关系、情爱关系、为人处世、友邻睦家、励新图强的种种文章,都可以划为道德文章的范畴。文艺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在表述的过程中让道德文章更打动人心的手段。
在资讯发达的社会,以抒写日常私密来表现个性自由的传统散文之所以不再受人追捧,是因为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已经非常自由并都能睁眼打量世界。你笔下所展现的一切,如果超不出读者的知识结构和想象范畴,那你必定会被读者摒弃。
可由于科技更新频繁,致使新知识、新领域、新生活层出不穷,人们无论将眼睛睁得有多大,都不能将所有这一切都装进脑海并内化为心灵的一部分。这时候,就需要作家凭借自己高超的修辞手段,将新知识、新领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传送给茫然无措的民众,并且还要用文字熨帖他们因世界变化频繁带来的心灵震荡。
要知道,民众的头脑其实永远处在饥渴状态。他们的时间分配永远采取重点优先、兴趣优先的原则。文字其实是万千娱乐之母,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唤醒人类想象力的工具,若是有超强的文字操控能力,现有的科技娱乐,未必就是作家的对手。这一点,那些年收入动辄上千万的网络作家和公众号,已经向我们作出了证明。
对纯文学作家而言,万物皆心源,所以万物皆为“莲花”,所以我说,传统纯文学作家普遍陷入了虚妄的心学之中。而对网络作家而言,则要把自己的心脉交给万物,去感受万物,去模拟万物,从而以最精准的方式还原万物,使读者通过他们的文笔,甚至能分辨出一缕气息与另一缕气息的细微不同。所以我说,网络文学作家普遍具有科技时代求真求实的唯物精神。
并且,在道德之上,还有更广阔的哲学空间。人们对新思想、新观念的渴求,丝毫都不亚于对故事和情感的需求。所以很多走红的网络散文还具有“布道”的特质。读者佩服他们能把深奥道理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同时,也深深震撼于他们的思想竟这样的高屋建瓴,让人脑洞大开、耳目一新。
当代中国,在思想上有所建树的传统纯文学作家几乎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是哲学、社会学和格物致知的自然科学的书籍看少了,很多纯文学作家一辈子只看所谓的文学经典。文学经典对一个作家而言,其实更多的是对其写作技巧的参悟而已。一种类型的文学经典,看上那么一两本也就够了,要提升自己的思想修为,不如看哲学书籍来得更快。而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不如看门类繁多的理科工科和社会学科的书籍来得更直接。比如说,你直接看建筑学和医学书籍,是不是要比从《红楼梦》里面学建筑、学医书,来得快得多?
当学者和哲学家们具有了散文家的文笔后,那么,知识面不广、思想性不深的专业作家,就真会面临“饿死”的局面。换句话说,作家只能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当它成为第一身份时,这个人就要警惕了。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