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青春一片青翠

青春一片青翠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8-06-14 16:05:09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散文】

漫画李建维

青春一片青翠

■ 王悠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工厂地处郊外,风景这边独好。

工厂就坐落在一片低矮的山坡下,前方是一畦畦菜田和一汪汪鱼塘,中间有一条铁路穿过。长长的货车吐着浓烟,时常满载着各种物资,有时甚至满载着开往南疆的披着炮衣的大炮,从一个叫树木岭的地方拐过来,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驶过。

那时空气透明,没有雾霾。待列车消逝在旷野尽头,吐出的浓烟飘散后,就是近视眼也能看清铁路旁山丘的青翠树林。出了厂门沿着乡间小路漫步,还可以看陌上花开,看农人耕作。很好。

当时工厂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要分来一批朝气蓬勃的学生。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刚踏出校门来到同城的省厅人事处报到,那位矮胖的大姐就在分配报到单背面沙沙沙地写了两行字。她满脸人事地说,这个单位提出分一些男生去,就在东郊,根据工作需要你就去那里吧。我呆头呆脑还没回过神来,她就动作极其潇洒地“嘭”地盖了个大红的章。

于是这一章就把我“盖”到了这个美丽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工厂就是一个社会。在厂里的一亩三分地里除了厂房与职工宿舍外,有幼儿园,有代销店,有招待所,还有澡堂和理发店。

当然也有食堂。与之配套的自然还有五谷轮回的公厕。

何况那个年代全社会机关和工厂也没什么差别呢。我们这些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失落感,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青年人在基层更能锻炼自己呢。所以也不晓得讲讲价钱或找找关系,高高兴兴服从组织分配,吮着冰棒哼着歌来到单位报到上班。

我们那一代人中小学学制都比现在短,故而刚参加工作时的青年都年轻得不像话。有时同事带了读高中的崽来单位,就指着我说,这是王叔叔,叫王叔叔。高中生很不情愿地叫了。同事又指着我说,看王叔叔多有出息,只比你大两岁就参加工作了,你还不赶快写作业去?其实同事的本意并不是表扬我,而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年轻的我竟然面有喜色,心里兀自生出一些浅薄的自豪感来。

科里同事自然都比我年纪大。对比我大二十几岁的同事倒是按厂里的惯例尊称某老师,而对只比我大几岁十几岁的则像在学校叫同学一样,一律平起平坐地直呼其名,有时还狂妄地一通“小张小李”地乱叫,也不晓得甜言蜜语地叫某姐甚至某姐姐。有时候他们争论业务问题时要我表态,我也不晓得圆滑地说一句“今天天气,嘿嘿”什么的应付一下,而是极其认真地直抒己见,直将其中一些同事说得当场下不了台。

同事们对我不知天高地厚的称呼答应得很自然,对我不懂谦虚的表态也不生气,照样指点我的业务。他们对我这个新来的将一切看得简单透明的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

上班没多久,科里的一位老同志退休了,我荣升为科里唯一的男同胞,同事们就笑称我为“党代表”。这个称呼包含着调侃和玩笑的成分,但当时我却很享受这个“职务”,同时深感惭愧:自己连组织都还没有加入呢。于是暗下决心要争取向组织靠拢,除了搞好工作外,每周末公共卫生责任区大扫除时绝不偷懒,要抢着干脏活累活。

那时工厂很是红火,产品远销东南亚,为国家赚取外汇,因此加班加点是常事。就是在工厂机关从事管理或技术工作的干部,每月都要下车间干给零部件或半成品刷防锈漆或除毛刺的活。当然,如果晚饭后不加班,还保留着学生时代习惯的我们,牢记伟大领袖“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导,先相约去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待到夜幕降临时,再从工会图书室借几本书回来,呆在集体宿舍安安静静看书。到现在,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吧。也罢,书似青山乱叠,也许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呢。书看累了,就关了灯睡觉,然后各人做各人的梦。

为丰富年轻人业余生活,周末工会有时也在礼堂举办舞会。舞会演奏的多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类的曲子。乐队由工厂年轻的音乐爱好者组建,竟然也将曲子演奏得有模有样。许多年青男女就在“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样美妙的乐曲里,有滋有味翩翩起舞。

在这个多梦且意气风发的年代里,团委有时也组织我们去市青少年宫听英模报告会。一次,一位在南疆自卫反击战中失去双眼的共和国一级战斗英雄,用血染的风采抒发了自己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大无畏气概。他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

他的名字叫史光柱,那个时代最有血性的中国军人。

光阴流转中,几年过去了。有人陆陆续续脱离了单身汉组织:结婚了,调动了,深造了。春暖花开时节,我们三两个人去铸造车间那边坡地上的橘林里散步。风过处,月白色的橘子花便飘下来。一朵,一朵,又一朵,飘到了坡下的水沟里。

花自飘零水自流……我们在橘子树下站了很久,直到站出了一片淡淡的惆怅。

江山静美,岁月无声。后来我也调动了,远离了工厂,远离了青春岁月。再后来,随着我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逐渐成为两鬓染霜的老一辈,跟祖国大地上的一些国企一样,这家工厂没有了,我以前的那些同事也各奔西东了。

应该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我,尽管心态渐渐变得有些萧然自远了,但听到这个消息,心底还是掀起了一阵阵波澜:那温暖着我们这代人青春记忆的工厂,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

事实是那里的机器轰鸣声和混杂着机油味的空气已随风远逝了。这个曾经的工厂与田园互为背景的郊外,随着城市野心勃勃的扩张,如今“种”下了成片成片的高楼大厦。

前些年我和几个朋友去这里一家叫做“菩提树”的土菜馆吃饭,饭后在包厢惬意地喝着馥郁的茉莉花茶时,在意象重叠的氛围中就喝出了橘子花的芬芳来。

自然的,也慢慢喝出了青春的味道。

就像当年从透明的空气里眺望远处山丘的树林是一片原生态的青翠一样,回首一望,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尽管夹杂着丝丝青涩和惆怅,但也是少有机心少有俗虑污染的一片青翠。

我知道,这是生命生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自然的环节。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希望当一代又一代的人回望青春时,都有这样的感觉。真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7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