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浙江记忆

浙江记忆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7-11-09 17:13:02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散文】

浙江记忆

■ 康佳  

我曾经在浙江工作过半年,浙江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点点滴滴皆入心,一草一木总关情。

山核桃

山核桃是一种吃着很有乐趣的食品,乐趣在剥,在取,在技巧,在获取果仁的喜悦。当然,对我来说,吃的时候还有思念在里面,我会想起山清水秀的浙江,想起热情好客的晓艳一家和她家门前日夜欢唱的小河。

晓艳的家在临安,山核桃的出产地。她曾给我讲起山核桃的故事,丰收的欢声笑语中有救护车尖利的呼啸,为了树顶上的果实,在打山核桃的季节,总有人失足掉下,命悬一线。休闲的午后,剥吃山核桃的时候,眼前会浮现出湍口村农民因剥山核桃青皮而染黑的十指,还有高高贴挂在屋檐下拴着红绳的打山核桃用的长竹竿——那是他们生活的指望,对劳动工具的尊重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对平安的祈愿。“白露”这一天,是统一进山收取果实的日子,这个“约定”包含着诚实守信的公平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山核桃的收取体现了浙江人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的精神,山核桃的加工则体现了他们做事精益求精的“意匠神工”。加工后的山核桃,有炭烧、奶油、椒盐等不同口味,既照顾到咸也考虑到甜。带壳的小核桃压出半开的裂纹,纹理开裂恰到好处,剥出来是较为完整的仁儿。不想剥不会剥的,还有专门剥好的桃仁可供选择。罐装刚好一罐半斤,既便携又抗压,利于快递运输,同时考虑到防潮……这种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精神便是“浙江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的浙江人莫不是这些土生土长的“山珍”养育的?于是我便有了个美好的心愿,希望吃了山核桃之后,也能汲取到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保俶塔

来到杭州遇到的第一个生字是“俶”,后来发现生字越来越多。亘久绵长的文化传承中,这些由先人创造发明并使用过的符号,令我心生敬畏。后来,从浙江省博物馆了解到,保俶塔,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赴京“纳土归宋”时,他的舅舅为他修建的,意在保佑他平安归来。我佩服钱弘俶舅舅的远见,当一个国度不复存在时,塔,成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心中的念想。

站在宝石山,从另一个视角看看西湖吧,段家桥、白堤如长长的珠链铺在湖面上。冬日每逢下雪,桥堤上厚厚的积雪形成白白的雪线,桥上朝阳的地方雪融化了,露出褐色的桥面,看上去仿佛白色的珠链“断”开了,呈现出雪残桥断的胜景,这便是“断桥残雪”的缺憾之美。生活中不也有许多缺憾吗?但留存在内心深处的完美不会因此改变,这是面对缺憾的态度,也是先人的智慧。为此,不管阴天、晴天,我都要看看她,那美丽的塔影。

天堂伞

记得那次来杭州是在6月,一个多雨的季节。我在住处附近马路对面的天堂伞小店买了把伞,不贵,38元。因使用不当把伞柄弄坏了,本想再买把新的,老板说,把伞放下吧,可以修的。几天后,收到短信,说伞修好了,可以来取。细心的老板在伞带儿上用铅笔标了数字,以免拿错,拿的时候还让我报了电话号码,以求万无一失。撑开检查一下,修得很好,使用几个夏天都不成问题。老板说,只要伞面没有破损,天堂伞是终身免费维修的。从老板身上,我看到了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听说杭州还有一个伞博物馆,于是我抽空去了解伞的“前世今生”。江南伞业发达,盛产各种各样的伞。过去走街串巷的修伞人原来也是一份专门的“职业”啊,现在则有了固定的店面。过去流行竹柄油纸伞,“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描写的不正是江南的乡愁吗?现在有了五颜六色的防雨、防紫外线两用伞,科技含量高,实用方便,油纸伞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烟雨江南”的记忆。以天堂伞为代表的中国伞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然走向世界,撑起一方经济的“蓝天”。这便是杭州,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富强之城、人文之城、美丽之城。这里,有先人留下的足印;这里,汇聚过各国宾朋。这里,也曾经来过一个北方人,撑着天堂伞,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感恩的心、好奇的眼、探索的脚步,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包容。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饭卡

在浙江,我在省财政厅挂职,享受到厅办公室(后勤中心)贴心的服务。

保安是定期轮换的,轮换之前他们照合影刚好我看到,听说他们要走,内心还有些不舍。每天出入,我已经习惯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来自北方,食堂的肉包是我的最爱。后来才了解到,勤劳的面点师傅凌晨4点便从家出发,在杭城的夜色中奔袭,风雨无阻。我每天按时享受到家乡味道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理发的师傅我还记得,他说叫他“光头”就行。他居然会唱《鸿雁》,不经意间听他哼我家乡的歌曲,倍感亲切。保洁员有时会在走廊遇上,她们总是非常礼貌地侧身礼让,对我留在刚擦过的地上的大脚印子一连声地说没事,还不忘一再提醒:小心地滑哦。细节让人温暖。有一次我收到快递,很沉,两个保安二话没说“嗖嗖嗖”帮我扛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们已匆匆转身离去。

怀着依依不舍之情,结束了半年的挂职锻炼,临行前,我很想将饭卡留作纪念。同事替我申请并帮我满足了这一心愿。于是这张伴随了我半年的小小的卡片我一直珍藏至今,作为这段难忘人生经历的美好见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机关党委)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13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