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镇
【散文】
黄河古镇
■ 王建文
随车疾驰的沿途上,与湫水河潺潺水声结伴而行。在湫水河汇入黄河的地方,就是碛口古镇。穿梭在碛口弥散沧桑气息的长街小巷,漫步于一个个镌刻历史遗痕的高墙大院,触摸那锈迹斑斑的木门铁环,记忆便不禁融入了岁月长河之中。
古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规模。轻踏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单手抚过街道两旁的高圪台,望着临街堪称清代山区传统建筑典范、虽残破而不失风骨的房屋,心中荡起的涟漪似乎也是古色古香的。这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巷市,数百年来矗立在黄河边,看着滚滚巨浪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奔流而去。倏然,似乎走进时光的黑洞,看到小镇中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昼夜灯火,歌舞升平。
夜宿碛口,万籁俱寂,唯黄河水汤汤作响,梦是伴随着这股声息浅浅入眠的,窑洞宾馆里流动着习习凉风,土炕上的床单散发着一股泥土的清香。醒来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于是随着众人摸黑前往西湾村。
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黄土高原沟壑万千的景象,层层分明的土山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开去,与天相接。每一层都会有几户农家,他们的房子几乎与这连绵的大山一样古老,斑驳的墙壁,古朴的石磨,还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融合的画卷。
西湾村的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只要从城堡的南牌楼门进去,就踏遍全村。西湾村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大门、照壁、木雕、砖雕、石雕等无不独具匠心,甚至可以在古老的开始剥落的墙体间,清晰地看到墙面上石块的标记,村里人说是修建的时候由山上开采打磨,做好标记的。沿街沿巷石匾比比皆是,各具神韵。卖碗秃的青年告诉我,两百年前是一个商人设计修建了整个村庄,所有房屋、窑洞、街巷形态统一,若是关上一小扇门,就会迷失在这个村寨里。他说,若是迷路,镇中心黑龙王庙就是识别方位的标识。
黑龙庙万人看戏,演员声音清脆,响彻数里外,连碛口对面的陕西也能听到,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也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正殿内供着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站在庙门前,倚庙廊俯而环视,黄河水滔滔南流,碛口古镇屋檐交错,炊烟缭绕;对岸山影朦胧,不见边际。黑龙庙建于明代,坐东北向西南,主要由山门、正殿和乐楼组成。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外悬挂着“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的对联。正殿一侧,道光二十七年四月王继贤留下的碑文里形象地描写了碛口之奇——溯河流憩南山寺,观孟门洪涛,如龙潜浪起,澶漫瀎潏,没滑漭沆,不可名状。复以涛畔行,遥望卧虎山,雷电交作,云黑如墨,雨大倾盆。前则龙潜溯而鼓涛,今则龙飞天而降雨矣。不避雨进,近卧虎山下,有湫水架桥以渡。
沿着黄河徒步5公里,从山谷谷底进入李家山。李家山绵延苍茫,山脚下色彩斑驳,远处的窑洞黑豆般镶嵌其中。头顶的小路上一头毛驴昂头吼叫起来,声音从对面悬崖间碰撞回来,高高低低来回滚动着。日头落下的时候,连山遍布的窑洞在光和影的世界里,忽明忽暗,如梦如幻。
夕阳西下之时,黄河泛着红色的光,晚风习习,波浪滚滚。火红火红的夕阳,照着黄河岸边上垂柳的树梢,水光粼粼,一片片相互簇拥着,渐渐远去,消失在看不见的地方……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政府采购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