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IT电子报 >> 批量集中采购优势突出 完善制度成必然

批量集中采购优势突出 完善制度成必然

栏目: IT,电子报 时间:2017-06-12 18:05:0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工作中来】

编者按:山东省自2014年开展首期批量集中采购以来,采购品目不断拓展优化,采购效率不断提高,在解决部分协议采购价格虚高、促进预算标准和推进采购需求标准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基本做到了“物有所值”。

批量集中采购优势突出 完善制度成必然

■ 汪涛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前期经验教训以及借鉴其它省市优秀做法,山东省逐渐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批量集中采购操作途径。

首先,广开言路,合理设置方案。项目方案制定前,在综合考察全国相关品目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邀请部分采购人代表前来讨论并提出合理化意见,邀请涉及的主流厂商品牌就招标方案、技术指标设定进行充分探讨,聘请专家对产品档次及基本配置标准进行了多次论证,使招标方案在合理、合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契合市场前沿信息、最大限度迎合广大采购人的需求、最大程度发挥集采的规模效益。

其次,特殊品目实行一包两供。针对特殊品目诸如便携式计算机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对便携式计算机试行了每包确定两个中标供应商,采购人自主选择的新模式,为采购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采购人的多样化需求得到了满足;

再次,实行跟单制。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在下一期采购结果产生之前,采购人可以适用此次批量集中采购结果,满足了采购人应急采购、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批量集中采购效益的发挥。

最后,质量与效率兼顾。在开标截止时间前 12 个月内,若收到相关品目的生产厂家或其授权代理商参与此类批量集中采购项目投诉且经监管部门认定投诉有效的情况,在招标文件评分细则中予以适当量分,对所投产品的质量及服务进行有效约束。新上线了批量集中采购执行系统,所有批量集中采购均通过该系统进行,方便了各方采购当事人;同时归集需求与招标同步,采购时间也得到最大程度的缩短。

通过以上方式,中标产品在性能和技术均满足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中标金额较市场价格均大幅下降,规模效益十分显著。

问题:价格、采购周期仍有质疑声

但是,目前仍有少量“质次价高”、采购效率不高等评价,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批量集中采购是用于采购通用性强、技术规格统一的产品,不适用于特殊需要。特殊配置须主管部门审批,有时候采购人在报送计划的时候,或者没有注意以上差别,或者报送计划的与具体使用者之间不统一,导致有特殊需要却申报了批量集中采购的程序。

第二,批量集中采购采购量的归集有一个过程,即使招标与归集同时进行,也还有一个招标流程时限问题,加之招标结束后,公示、合同、供货等都有一个过程,往往给人采购效率低下的感觉;同时,在中标产品确定后,部分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要求供货,或者拉长验收及付款时间段等,也会造成周期的拉长。

第三,中标品牌的唯一性,除了便携式计算机可以“一包两中”之外,其他相关品目均具有唯一性,且每期中标品牌不尽相同。这与协议供货采购人可以自由选择完全不同,同时,由于集采的品目都是通用办公设备,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形成对某种产品或者品牌的使用习惯和普遍认可,中标产品与意识习惯上的差距往往也会形成产品不佳的主观感受。

第四,品牌的价值差异化。某些品目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已经成为了行业第一序列,但是仅仅凭借硬性指标无法衡量其技术优势,软性指标又无从把控。这就形成了潜在意识形态上,多数人认为好的产品因硬性指标或者价格劣势无从中标,给人中标产品劣质的主观印象。但是,或许中标产品确实非最顶端,但也是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

第五,外宣公示的方式不多、时效不强。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宣传并没有及时跟上,大家对于具体操作、产品功能优化、系统功能使用等方面或者存在道听途说,亦或猜谜语的情况,造成了更多的误读。

现状:环境公平  竞争充分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等方式,征询了部分厂家及采购人的意见,从大家的反馈以及实践操作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品目各包技术需求设计上,技术设置基本合理,因集采机构在技术设定与大多数主流品牌厂家多次进行开会沟通各参数段的设置,基本达到了资产配置标准所设定的界限顶配,各个厂家可以做到公平参与。

再次,由于绝大多数品目招标的唯一性,各个厂家都很重视,竞争充分。就拿刚刚结束的2017年批量集中采购来说,中标价均远远低于市场价,有的设备甚至低于市场价50%以上;同时,诸如台式计算机,所投产品均是中国政府采购强制节能、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与市场流通的产品在主要硬件上基本没有区别,同时根据政府应用需求在使用安全性、稳定性、方便性等因素中增强了诸如硬盘不回收服务,网络应用同传功能等功能强化,整体性价比较高。同时,各主流厂家表示,所投产品同主流产品是一个公司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的真实反映,所投产品同市场流通产品没有差别。

最后,从前六期批量集中采购实践来看,目前没有一单投诉且经监管部门认定投诉有效的情况,说明采购人对集采产品总体上是认可的。

建议:完善制度释放批量集采生命力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发地挥集采的功效,提升用户体验,建议在以后的集采活动中进行适当的探索。

第一,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利用大数据驱动“互联网+”,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好的推断各品目各层次的需求量,同时,也可以及时整理相关品牌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信用等级等,更好的服务于集采实施。

第二,优化流程设计,切实提速增效。进一步加强需求配置的标准化建设,在品目设置、分档设置、顶格设置方面切实贴合当前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在评价体系上科学细化,将黄金指标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最终形成标准化、科学化、透明化的采购需求配置,采购人可以方便地集中到统一标准上来,充分挖掘批量集中采购系统功能优势,进一步深化与上层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力争在系统层面达到:计划申报与意见征求同时进行、归集量能实时显示、中标产品亮化指标凸显、供货物流实时跟踪、反馈评价及时呈现、效能成果有效展现;在多批次交叉执行期内以及延期报送项目,进一步落实跟标措施,既保证交叉阶段不留遗漏,又可确保应急需求即时满足。

第三,建立多层次的验收体系。目前因集采机构人员、精力有限,验收往往由采购人来执行,在以后操作中,可以建立统一标准、分散实施、验收公示、社会监督的多层次验收体系,让采购活动效果真实地曝露在阳光下。

第四,根据当前采购模式的多样化,将批量集中采购、协议供货、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将批量集中采购的成果放达到协议供货系统里执行,协议供货的常规设备可以放入网上商城执行,三种方式互相嵌入,互相配合;另一方面,取消协议供货,扩大批量集采各品牌的中标家数,由采购人根据需求及预算情况自行选择,不适合批量集中采购的均放入网上商城竞价完成。

第五,加大宣传、公开力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提升集采系统功能,对于纳入集中采购的项目,从计划申报—采购内容—用途—资金性质—数量—设备品牌型号技术指标等建立账单体系,形成全图景、可视化、流动性动态展现,进入集采系统通用界面,所有人都可以查询各单位集采环节执行情况,在最大限度公开的同时,极大地减轻监管成本,有效预防腐败;另一方面,对于每期中标品目,在集采系统里全方位展示对每款中标的品牌、型号、技术指标、特殊功能、服务优化以及由企业自主提供相关设备同市场流通产品的价格、功能等方面的提升之处,同时,横向与主流网上商城建立比价体系,纵向与历次集采进行比对,有效避免质次价高的出现。

第六,进一步拓宽批量集中采购的覆盖面,为各地市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跟单创造条件。前期集采的效果得到了部分地市的认可,地市要求跟单的范围也在进一步的扩大。为适应当前这种不同地区的需求,应尽快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结果共享、服务同步、约束机制共同适用的体制机制,在充分释放量能的同时,双方的诉求都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通过以上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采购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供应商的积极性、产品潜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采购动能可以得到充分释放,物有所值的采购理念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展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东省人民政府采购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72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