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放眼“京津冀” 走出“放管服”改革新路

放眼“京津冀” 走出“放管服”改革新路

栏目: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17-06-01 18:39:2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放眼“京津冀”  走出“放管服”改革新路

——北京市财政局以“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纪实

■本报通讯员  陈以勇

今年以来,北京财政撸袖实干实现“开门红”的成绩单上,政府采购改革亮点频现:北京医改刚刚“满月”就在药品阳光采购平台上节省药品费用4.2亿元,北京市第一例政府首购合同在北京联合大学成功签订落地,市属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单位承接的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全面启动运行,市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完成新一轮改造升级,新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标准正式施行……

北京市财政局主要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放管服”改革和从严管治党新要求,提出了政府采购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理念,重点从三个方面全力打开政府采购创新发展的通道。

一是抓住转型“窗口期”,在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好“助推器”。在助力“京津冀”上,主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结合首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及时调整刷新货物、服务、工程等领域的集中采购目录,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品实行减购、限购、禁购措施,以政府采购积极施策加压来推动“低散污”产业更大幅度地退出去。同时研究探索京津冀一体化采购协调机制,尝试构建准入门槛、技术标准、监管方式、信息交换等相对统一的京津冀联合采购大市场。依托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世园会等重点项目,将涉及设施设备、劳务服务的政府采购向京津冀三个方向同步推进。在助力“高精尖”上,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建立“激励+引导”的政府采购政策,以首购、订购、认购等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科创、文创、双创等产业项目落地,支持“三城一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中发挥采购政策功能。分3期认定的30项首购产品,主要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信息技术等领域伸出了“橄榄枝”。在助力“中小微”上,主要采取预留采购份额、给予评审优惠、组建联合体竞标、用担保函免除保证金以及优先采购、强制采购等措施,2016年将超过92%的政府采购合同倾斜落实到了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达545.74亿元。

二是突破创新“天花板”,在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中当好“探路者”。围绕如何把权力放下来,让部门和各区更多地担负起政府采购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责任,把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由10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把采购放权从科研、医药卫生等领域先行先试,逐步向教育、文化、环保等适宜扩大自主权的领域扩展,并以最严密的规则和最严格的内控,确保权力“放得下去、接得顺利、管得到位”。围绕如何把效率提起来,研究推动政府采购与“一会三函”“绿色通道”和预付制、备案制、后评审、后结算等创新举措相结合,减少政府采购与法制审核、事前评估、预算批复、绩效评价等环节重复交叉作业的内容,以非招标扩围、跨年度滚动、上下游打通、信息库共享、一揽子批复、压缩式流转等措施,解决政府采购与其他工作环节叠加造成链条长、掣肘多、流转慢、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北京市的滚动采购可签订跨至3年的采购合同,进口产品审核在年初就能完成一揽子批复,计算机等通用产品通过集中采购统一招标实现即买即用,公开招标项目流程在法定20天招标文件公示期外作了最大幅度的“瘦身”。围绕如何把服务跟上来,在“键对键”上体现“数据资源多跑腿,服务对象少跑路”,在“面对面”上加强采购政策宣传,把密集产出、动态更新的采购政策和信息,集成册、打成包,送到家、讲到位。2016年,由财政部门牵头或参与组织的政策宣讲会、供需对接会、现场展示会、成果推介会达20多场次,促成监狱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900多万元。

三是编织采管“防护网”,在经济利益关系的交织博弈中当好“铁面人”。注重提升透明度,积极推行“互联网+”的采购模式,综合运用组团采购、网上竞价、二次竞价、电子商城、家电卖场、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等机制和手段,使政府采购产品的性价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注重完善专家库,强化财政部门在建库、管库、用库上的话语权,利用首都科研院所和高校密集的优势来扩大入库备选的专家团队,避免了少数专家成为游走于政府采购、预算评审、绩效评价的“熟客”“常客”,以入库备选专家的广泛性、随机性和流动性降低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和风险。注重用好“黑名单”,在按照“黑名单”封杀一批失信者的同时,对61个品目的招标流程和标后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进一步完善了集中采购内部控制操作流程和项目受理工作规范。注重扎紧“篱笆墙”,在各个主体之间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红线”“高压线”,严防跑风漏气,以财政内控机制打造了“攻不破的堡垒”。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69期第2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