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助推山东政采监管改革
做好“加法”,扩面增量上规模;做好“减法”,简政放权转职能;做好“乘法”,立足制度求实效;做好“除法”,通过批量提效率
“加减乘除”助推山东政采监管改革
本报讯 实习记者郑钦报道 近一个时期以来,山东省财政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契机,以创新意识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紧密围绕“放、快、简、省”四字目标,创建了一套“加减乘除”的政府采购监管法则,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效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一直充当着“指挥员”的角色,管得多、管得全、管得细。正常职责外,还要批计划、审标书、发公告、盯现场。这些“大包大揽”的做法,不仅影响效率,也无形中增加了采购成本。“加减乘除”法则,落脚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建好机制、用好政策、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这套法则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提升了政府采购监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做好“加法”,扩面增量上规模。当前,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政府采购被赋予新的功能使命。PPP项目的不断推广,打破了政府采购长期“一言堂”的局面,转变为以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些都对政府采购提出了更高、更细、更具体的改革要求,也成为政府采购扩面、增量、上规模的新的着力点。
山东财政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竞争择优的优势,积极创新应用采购方式,努力在扩面增量上下大工夫。省财政注重与预算编制相结合,促进应编尽编,逐步实现同步编制、同步审核、同步批复;注重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通过发挥支付机制的约束作用,倒逼应编尽编,在新形势下,挖掘既有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做好“减法”,简政放权转职能。做好减法的核心在于简政放权,努力打通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后一公里”,将政府采购监管的重心转到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来。紧紧围绕增强市场活力这个着眼点,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简化审批流程,通过对行政审批权“减、转、放、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构建“结果导向型”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和信用评价,建立起包括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在内的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监管机制。
做好“乘法”,立足制度求实效。加强“预采购”和“直通车”的建设,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周转实效,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通过对“乘法”法则的运用,今年山东省总额高达50亿元的省级国省道养护资金,全部通过“预采购”付诸实施,项目采购的完成比去年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月,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时间价值,也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同时,包括政府采购信用担保、合同融资在内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经济调控的“乘数效应”也很明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稳就业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社会引导性和示范性。
做好“除法”,通过批量提效率。相对于项目一单一采购而言,批量采购能形成规模效应,用需求选产品,用批量压价格。批量集采能将各单位同一采购品目的数百个项目集中一次性完成,大大减少了项目重复操作,节省时间成本和行政成本,有效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
据了解,山东省还通过对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的改革,优化采购结构,提高采购效率。山东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陈祥志表示,现在仍有一些地方过于强调以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为主,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和分散采购限额标准过低,集中采购目录过于宽泛,这不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严重影响了采购结果和采购效率。所以,要提高过低的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调整过于繁琐的集中采购目录,强化有利于提高绩效的制度保障,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政策研究、制度设计和处理处罚。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lei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