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了 地肥了 腰包鼓了——山东省茌平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纪实
人闲了 地肥了 腰包鼓了
——山东省茌平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邢晓丹 周黎洁 通讯员 崔萌 贾涛
50岁的刘大姐,是山东省茌平县韩屯镇前西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一家六口,5人在外打工,家里的14亩3分地全靠刘大姐一人照料。记者在村西头见到她时,她正在查看自家地里的小麦。只见她穿戴干净、利索,烫着时下村里流行的长波浪,一脸的喜庆:“看这麦子,长势不错,再过几天,就该打药了。”“家里人能回来帮忙吗?”记者问。“不回来。花钱雇人整。咱自个儿出点钱,政府再给补点。家里这十几亩地都不用自个儿下地干活了。”说着,她指了指身上的长裙子,“你看,咱这从前过的啥日子,现在过的啥日子啊。”
让刘大姐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变的,是财政部于2013年7月启动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该试点工作涉及资金5亿元,要求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安全水平。
作为首批8个试点省份之一,山东省于2013年9月启动试点工作,确定了包括茌平县在内的13个试点县,每个县的项目补助资金为500万元。“怎么把这500万元花好,既体现中央政策初衷,又切实保障试点区农户利益,同时,抓住契机,突破现存瓶颈,加快推动茌平县农业产业升级,是我们实施试点工作的几个核心落脚点。”茌平县财政局局长张明介绍道。
7万亩农田 9500农户参与试点
茌平县是全国有名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160万亩以上,总产量80万吨左右。2012年小麦产量每亩平均为513公斤,玉米为536公斤。接到试点任务后,该县很快成立了由副县长李恩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财政、农机及试点镇镇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局、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相关文件精神,经县财政局、县直农口部门及相关专家反复论证,划定冯官屯镇、韩屯镇、博平镇3个乡镇的7万亩农田为试点服务作业区,选择本县优势农作物小麦和玉米为试点粮食作物,确定小麦一喷三防、深松、秸秆还田、除草等6个试点作业环节。并以发挥财政补助杠杆作用和农户接受度为原则,确定两种粮食作物社会化服务预算为150元/亩,其中财政补助70元/亩,农户自行负担80元/亩。
“这7万亩试点服务作业区都是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大方。”茌平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李恒斌向记者介绍了他们选择试点区的几条“硬杠杠”:粮食总产、单产位于全县前列;粮食生产条件良好,适合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现有服务组织规模大、数量多等等。
“冯官屯镇多次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各方面条件较成熟。韩屯镇和博平镇示范区内有机井832眼,沟渠98公里,桥涵221座,大中型拖拉机1194台,深耕机47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519台,玉米秸秆还田机836台……”这些数字,李恒斌张口就来,他笑道,示范区内,哪个地方有井有渠,可以调配多少台机械,在调研时被工作人员们摸得一清二楚。
除了扎实做好摸底调研,茌平县还采取多种方式向群众进行“贴身”宣传。“自愿试点是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7万亩试点区涉及9500户农户,怎么让群众了解政策、接受政策,有加入试点的意愿,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据茌平县财政局信息中心小崔介绍,除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村委干部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宣传,让其发挥“领头羊”作用外,全县还统一制作了57块公示牌、印制了9000余份马年年历,并附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向农户进行宣传,“不敢说百分百,至少试点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是接受、支持这项政策的。”
公开遴选 10家社会组织脱颖而出
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择优选择社会服务组织,是试点工作实施的另一基本原则。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茌平县政府采购中心身上。
茌平县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隶属于县财政局,2005年将采购代理职能推向市场,专职政府采购监管职能。2013年,茌平县采购规模近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达22.6%,其中工程项目占总规模比重达90%。“可以说,像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招标这样的服务类项目,我们是第一次做。”采购中心小贾说。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和实操练兵,2013年12月30日,山东正信招标有限公司对试点服务作业所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公开遴选,并实地查看了其运营情况。评选中,对试点乡镇政府推荐的“五有”合作社进行了酌情加分。最终,在20多家竞标供应商中确定了8家试点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试点乡镇有2-3家服务组织。随后,又对小麦一喷三防和玉米一防双减环节的飞防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两家专业飞防服务机构。至此,茌平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共有10家组织参与服务。之后,中标服务组织与各试点乡镇政府签订采购合同,由村委会对本村自愿参加试点的农户进行归拢,以村委会名义与各服务组织签订补充协议。村委会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对本村服务作业进行安排,并负责组织向农户收缴作业款。
经过公开遴选,两种粮食作物社会化服务金额为130元/亩,其中财政补助70元/亩不变,农户自行负担60元/亩。
一举多赢 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国库里拨出来的钱和农民口袋里拿出来的钱放在一起,能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分分花在刀刃上,是茌平县政府和群众都关心的一件事。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该县将试点涉及所有资金纳入县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村委会统一收缴的农民自负的作业款项,经乡镇财政所汇总后,缴存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专户管理。待政府采购项目进入结算支付阶段,依据采购合同和乡镇及有关管理单位审核确认的实际完成作业量等书面材料,由县财政专户直接支付给服务组织。此外,试点领导小组还专门下设资金管理工作组,负责试点所涉资金代收和支付业务的监管。
张明认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是国家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多赢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的问题,而且通过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培育服务市场,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成的事,还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安全水平。
“茌平把试点工作的任务目标进行了量化、细分。”张明举例说,比如试点项目区的主推技术应用率要达到100%,小麦、玉米单产要比前三年的平均水平提高5%,要培育5到8家大型“五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步伐等。“更重要的是,对农民来讲,人闲了,地肥了,钱还多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张明说。
责任编辑:lilei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