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旧)时政要闻 >> 独家 >> 82中央部门去年三公消费58亿 4部门超支500多万

82中央部门去年三公消费58亿 4部门超支500多万

栏目: 独家 时间:2014-02-21 19:46:55 发布:测试 分享到:

82中央部门去年三公消费58亿 4部门超支500多万

 

2012年,82个中央部门“三公”决算总计超过58亿元,比预算的62亿余元共“压缩”了4.2亿余元,减幅6.75%。中央部门2012年决算报告“大幕”将拉开。根据此前2012年、2013年82个中央部门已公布的2012年“三公”预决算数据,超过9成部门“三公”决算低于预算,但仍有4个部门花钱超支。

总数 82部门“三公”花58亿

中央部门2012年决算数据即将集中公布。据悉,这已经是自2010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连续第4年公开预决算。

从去年到今年,各中央部门公开的“三公”预决算报告数据中,共有82个部门公布的内容同时包含了2012年的“三公”预算和2012年的“三公”决算。

统计发现,82个部门2012年曾安排“三公”预算总额622726.62万元。相比之下,这些部门2012年“三公”决算总额为580663.91万元。这意味着当年压缩了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支出总共42062.71万元,减幅为6.75%。

今年6月底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今年由于各部门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减少了相关支出。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支出决算合计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

超支 4部门多花500多万

这82个部门中,共有64个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数低于预算,14个部门“三公”预决算持平。这表示,2012年,超过9成的部门花在“三公”上的资金没有出现超支现象。

不过,仍有4个部门“三公”实际执行数目超出了预算,分别是国家发改委、对外友协、保监会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超支额度分别是400万元、81.34万元、25.63万元、5.69万元,总计超过512万元。

其中,三公“花超”最多的是国家发改委,2012年“三公”预算安排4327.74万元,但实际花掉了4727.74万元,超支幅度达到9.24%。

省钱 国税“省钱”7000多万

将2012年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相比,节支最“大户”是国税系统。较之安排的“三公”预算数213289.77万元,国税系统实际只花掉了205836.7万元,比预算节省了7453.07万元的支出。

对此,国税总局作出说明称,“省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12年国税系统公车治理,减少了车辆更新。当年,国税系统的公车开支比预算减少了超过5500万元;此外出国、接待费用也分别压缩了350余万元、1500余万元。

另外,国家邮政局、农业部、公安部也是三公经费压缩比较大的部门,决算比预算数减少的额度分别为6989.69万元、6280.15万元、2734.31万元。也就是说,光这4个部门就压缩了超过2亿元的三公经费开支。

■ 新闻背景

审计显示三公违规仍突出

从各部门预决算看,超支的单位很少,绝大多数单位都在压缩三公经费。那么,花的钱是否就一定合理呢?

不一定。事实上,6月底审计署发布58个中央部门预决算审计结果,“三公”经费仍是突出问题。外交部、农业部、工商总局、国家海洋局、民航局、供销总社等9部门,超标准、超范围列支出国费用,金额总计2205.95万元。其中外交部部本级金额最高,超范围列支出国费用1396.29万元。工商总局本级、海洋局本级、供销总社社本级则无预算列支因公出国(境)经费,金额分别为13.06万元、512.21万元、73.88万元、67.76万元。

6中央单位公车费违规,涉及金额2044.42万元。记者 蒋彦鑫 温薷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