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旧)时政要闻 >> 独家 >> 5年“限塑”一场尴尬 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

5年“限塑”一场尴尬 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

栏目: 独家 时间:2014-02-21 19:46:22 发布:测试 分享到:

5年“限塑”一场尴尬 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

 

2013年06月03日消息,“限塑令”没有发挥人们所希望的效果,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难以改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之对应的是,卖家也不愿因为塑料袋问题得罪顾客。在监管上,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也让政策的执行面临真空状态。图片来源:CFP

消费者习惯很难改变

“在我看来,导致‘限塑令’实施效果变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民的消费习惯还未转变。”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环境工程系范教授这样告诉记者。前不久,他曾对“限塑令”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市民的比例仅为17.5%,而“购买塑料袋”的比例高达33.2%。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消费者对“限塑令”普遍知情,但总会以“不方便”为由,让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免费塑料袋回家还能废物利用。”不少市民都持这样的观点。

在合肥一些小区门口的小超市,即使是标准的购物袋,也不会向顾客收费。“以前我们是收费的,但像这样的社区小店,收钱会导致销量下降,最终我们只能取消收费。”一家超市的经理说。

“商家免费提供,消费者乐意接受,皆大欢喜之下很多人并不关心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范教授说,这种消费惯例,多年来商家和消费者都习以为常,尽管多数人对“限塑令”表示认同,但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多头管理”监管难到位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小小的塑料袋管理涉及发改委、环保、商务、工商、质检、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限塑令”的执行因为多头管理而存在许多困难。

在“限塑令”政策的执行上,工商部门负责塑料袋在农贸市场等流通环节的监管。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限塑令”出台后,我省工商部门也做了巨大的工作,前三年一共查处不合格塑料购物袋近308万个,查办案件465起,罚没金额63万余元,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减少了污染,净化了市场。不过,一位工商所的基层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摊主经常与执法人员“捉迷藏”,监管和查处确实很难。

使用环保塑料袋成本高

“限塑令”在大卖场、商场推广得相对顺利,但在农贸市场推广却显得困难重重。对此,也有专家认为,主要是农贸市场摊贩本身的利润空间有限,大量使用环保塑料袋会增加其成本压力。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