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重庆:完善民营经济支持机制
本报讯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要求完善政府采购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机制。
《若干措施》围绕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供给、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6个方面提出27条措施,涉及民营企业关心的要素保障、权益保护、助企纾困、亲清政商关系等内容。其中提出,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招标投标及政府采购支持机制。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招标投标领域加强合作,促进各类经营主体优势互补、资源融合。在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落实预留份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部分货物、服务项目预留中小企业份额制度,提升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领域的参与度和竞争力。优化信用体系建设,归集、受理、处置政府机构在政府采购、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不履行约定义务的失信线索,开展地方政府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督导政府机构纠正失信行为,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若干措施》还要求,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构建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采购货物、工程、服务预算管理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按时足额支付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完善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管理流程,明确投诉受理范围和职责,提升办理质效。强化办件结果反馈应用,将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信息纳入企业年报公示信息予以披露,将区县处理拖欠企业账款维权投诉线索情况纳入区县信用状况监测和政务诚信综合评价体系。
(宗禾)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