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C38ccabf0a067fb808231db043df1c05

宁夏:优化营商环境 助企“硬核”发展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5年04月08日 第7版 )

宁夏:优化营商环境 助企“硬核”发展

■ 本报记者 郑杨

政府采购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具有天然的“风向标”作用。近年来,面对政府采购持续深化改革的新情况、新形势、新挑战,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以下简称宁夏财政厅)不断强化政府采购监管,优化服务质量,规范行政执法,积极营造公平竞争、规范透明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高位推进

织密监管“一张网”

以形成长效管理为基准,宁夏财政厅结合政府采购实际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推动监督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据了解,宁夏财政厅先后出台了40余项规范性文件,涵盖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全面清理与当下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符的规定制度,统一规范档案管理、质疑投诉等操作流程。

不只是砌好制度“基础墙”,更要搭好标准“框架梁”。在规范流程的基础上,宁夏财政厅细化完善了15类采购标准文本、13类采购公告模板,梳理制定采购需求参考文本,将7类强制性采购需求标准内嵌采购需求及网上商城模块,梳理物业服务、评审服务等规范合同模板作为标准参考使用,规范采购行为。

同时,宁夏财政厅深入推进智能化监管,将采购流程设计为“单行道”,对政府采购流程精准“把脉”。在采购各环节设置价格、敏感词、行为预警指标100余个,通过电子化预警记录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200多项,根据预警规则自动采取约束限制、提示告知、记录留痕等操作,实时监控各主体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智能化监管手段的赋能,构建起“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智慧化监督预警体系,促进监管效率不断提升。

靶向帮扶

打通助企“中梗阻”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最重要的还是激活企业动力,让市场主体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宁夏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刘鹏表示。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宁夏财政厅积极推进线下纸质交易向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转变,全区电子交易率达到90%以上。建立政府采购合同信用融资服务平台,积极与金融机构共享政府采购信息,联合各金融机构开发政府采购特色信贷产品20余款,打造“7个工作日审批、5个工作日放款、0担保”的“750”融资模式,累计为1600余家市场主体提供低息信用融资20余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宁夏还全面推行信用替代证明的“无证明”改革,打造采购参与“零门槛”。通过“事前承诺制”替代相关资格证明材料,对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的信息,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供。大力推行“两免一减半”政策,全面取消采购文件收费,对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免收投标保证金,减半收取履约保证金。

在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宁夏财政厅还开展了一系列“自选动作”,通过提高预算预留、优先采购、限时付款、提升扣除比例等不断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开设政府采购政策咨询及线索征集专栏,及时回应市场主体关切,通过座谈调研、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活动。

在信息公开方面,宁夏实现了透明度“再升级”。优化采购意向公开内容,创新采购需求公示,在线记录社会主体异议情况。建立透明度评估机制,通过对采购人内部管理、信息发布、质疑投诉、配合评估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估,量化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完善保障

确保执法“稳着陆”

在规范执法方面,宁夏打出“组合拳”,通过规范标准、搭建平台、开展整治工作等,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和效率,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一是规范政府采购行政执法标准,搭建“宁夏政府采购行政执法平台”,将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处理处罚、透明度评估等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配套制定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及处理处罚规程,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模板41个。二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站式”纠纷维权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标准统一、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平台建立以来,累计办理线上质疑4000余件,投诉1200余件。积极探索纠纷有效化解模式,建立先调解、后裁决、调解与裁决并行机制,通过政策解读、质证约谈、提供法律意见等方式,累计化解政府采购矛盾纠纷400余件。三是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排斥外地企业、不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设置备选库、名录库等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清理违规设置企业所有制形式、规模、成立年限、售后服务地点等妨碍公平竞争行为。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7期第7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