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962c693445c79613d314e4f1868eecd0

科技发展助力气象早期预警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5年03月25日 第8版 )

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学会举办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

科技发展助力气象早期预警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当日,为让更多公众认识到气象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重要性,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举办了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

据了解,202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复合型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在灾害来临前发出警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成本较低且能较快较易见效的防灾减灾手段。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将“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确定为世界气象日主题,凸显了早期预警对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气象界在全球合作保障天气气候安全方面的深切期待。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创新发展气象预警服务体系,推出递进式气象服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创新机制,屡次创造“零死亡”奇迹。

在创新发展气象预警服务体系中,更为基础的是不断发展的气象科技与装备的应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包括:建成天气气候一体化的全球和区域大气模式原型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实现全球气候预测;自主发展的中国气象局区域化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CW v1.0)率先建成;融合深度学习、物理约束和数值模拟的一体化台风强度预报方法取得新突破;中国气象局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原创架构天气预报AI大模型实现业务化;第一代“全链路”空间天气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成;云微物理方案的改进及在天气与气候模式中的应用;跨异构超算的全球公里级气候海洋模拟:LICOMK++性能可移植与科学试验双突破;揭示东亚旱涝事件驱动新机制提升多时空尺度预测技巧。这些科技进展未来都将助力气象早期预警。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气象局园区面向公众开放,各类气象监测设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试验、智慧气象科技装备等让公众全方位体验了我国气象科技装备的先进性。浅海科技市场总监许凤梅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生产的微波辐射计是一种先进的遥感设备,通过被动接收大气中不同高度传来的微波辐射信号,来探测大气的温度、湿度、水汽和液态水等参数的垂直分布。这种设备的成本比传统雷达更低,很受气象部门的认可,该产品去年一年的总中标项目接近100个。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3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