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金刚钻” 带来“瓷器活”
■ 本报记者 吴敏
放寒假了,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通过购买服务提供给社区居民的少年托管班又要开班了。“焗瓷”作为托管班这两年的常规课程,依然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实践课之一。
在二仙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焗瓷”课老师——成都“焗瓷”技艺非遗传承人王培波拥有一方属于他的“焗瓷”天地:近200平米的空间,陈列着他通过“焗瓷”手艺修补好的各类瓷器,摆放着他祖辈传承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焗瓷”工具,还有他自己和学徒们的一张张工作台。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也许大家认为这只是一句谚语,但在我们‘焗瓷’人这里,它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王培波指着工作室进门左侧区域陈列的老物件说。在这些老物件中,有一把把像二胡一样的弓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钻头。
“‘焗瓷’,就是使用金属钉将破裂的瓷器进行修复。在电钻发明前,想要将金属钉钉进瓷器,就得用上这件必不可少的工具——金刚钻。”王培波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钻头介绍道,金刚钻因用金刚石做成而得名,它硬度高、质地硬,做瓷器钻最合适不过。
他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了金刚钻的使用。“弓子一头缠着一根细绳,细绳一头连着钻头,就像拉二胡一般,通过来回拉动弓子,带动绳子,让钻头高速旋转,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缝补的瓷器上钻出小洞。有了小洞金属钉就能钉进去。现在,有了电钻,这些老物件就只能作为展示了。”王培波说完,小心翼翼地将老物件放回工具箱。
“说起展示,真得感谢二仙桥街道通过购买服务把我引进来。”王培波讲起了他重拾“焗瓷”手艺的过程,“我的祖上本是山东人,因为瓷器在北方老百姓家里十分珍贵,因此破损瓷器也舍不得扔,补补再接着用。我的曾祖父辈就靠走街串巷去给老百姓做‘焗瓷’来养活一家人。到了我这一代,虽然会这门手艺,但是年轻时也没有从事这一行。退休以后,我希望重拾手艺,但‘焗瓷’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摆放工具以及陈列瓷器,由于资金有限,起步艰难。二仙桥街道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我,给我提供空间作为工作室,才有了今天你们看到的这一切。”
记者看到,在王培波的工作室内,除了展示的传统技法工具以外,还陈列着各具特色“焗瓷”过的瓷器。这些瓷器通过“焗瓷”以后,产生了一种“破镜重圆”的美:瓷器与金属的完美结合,让瓷器既拥有了新的美感,又重拾了此前的实用性。
因为购买服务的缘故,王培波定期会给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焗瓷”体验课,寒假托管班就是其中一类。同时,他也给社区残疾人或者居民爱好者提供家门口学习和就业的机会。
现在瓷器很普遍, “焗瓷”在当今社会还能成为谋生手段吗?王培波的一名学徒告诉记者:“一方面,需要‘焗瓷’的大多是名品,所以收费比较可观;另一方面,‘焗瓷’作为非遗技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也想体验一下,所以生意还不错。”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非遗技艺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还能提升居民素质,带动了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二仙桥街道民生办主任沈芸介绍说,街道还引进了面塑非遗传承人施明宽常驻文化活动中心,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让这些非遗技艺在社区“生根发芽”。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