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5616a5b233d69e1e5accab0a9c6f4edf

以经济手段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4年11月26日 第8版 )

【行业动态】

以经济手段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近日,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如何使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研讨会上表示,今年,我国重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激励社会各界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来。

儿童投资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主任、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建议,强化碳定价的作用,逐步建立配额拍卖机制,强化市场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心,引导和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技术的应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认为,通过碳市场对传统能源的碳排放进行定价,可以帮助降低可再生能源、储能、绿氢、绿色钢铁和绿色水泥等技术开发初期的绿色溢价。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全国碳市场应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引入配额有偿分配方法、第三方投资机构,以及衍生品交易,从而提高其减碳的效益和效率。而自愿碳市场则能够为企业和个人自发减排意愿定价,是全国碳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未来,可以通过增加交易产品、建设监测报告核查标准与监管体系、扩大有效需求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发挥自愿市场的辅助作用。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指出,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做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工作,尽快完善全品类废旧物资产品回收处理领域碳核算方法等,准确量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效益。加快构建循环材料监管链追溯体系,建立国际通用、操作性强、综合全面的评价系统,尽快实现与国际回收体系的全面接轨。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92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