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观点】
让“政采贷”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
■ 娄博斐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政府采购领域的一项创新政策——“政采贷”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举措。随着国务院办公厅《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印发,“政采贷”正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试图梳理我国“政采贷”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环境下的创新发展趋势,并为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提出建议。
我国“政采贷”又拂“春风”
“政采贷”即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是指中小微企业凭借中标的政府采购合同,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享受比普通贷款更优惠的政策,无需抵押,速度快、利率低。这一政策旨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是普惠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
“政采贷”自出台以来备受各界关注。2020年12月,财政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管理办法,鼓励中小企业依法合规通过政府采购合同融资。2022年5月,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预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担保等多项举措,深化“政采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在《行动方案》中,“政采贷”继续被寄予厚望。比如,要求建立与金融机构共享中央本级政府采购信息的渠道,向商业银行及时提供政府采购合同等相关信息,并强调各地区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采贷”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与金融机构相关系统对接,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融资提供便利。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而且也标志着“政采贷”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政采贷”涌创新浪潮
近年来,“政采贷”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尤其是数字化创新方面,更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政采贷”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而且降低了其融资成本,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力。
通过与政府采购平台的直连,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成功实现了中标订单的数据化,将传统的纸质合同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流,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与准确度。在此基础上,有些地方结合多维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建立了政府采购交易分析风控模型,为贷款在线申请、自动化审批、线上合同签订、随借随还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该市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桥梁,通过财政、银行、中征三方系统对接,实现了线上互联互通。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跑通路”。同时,全流程电子化的实施,使得融资审批速度大大提高,最快当天即可完成。这种“短、频、快”的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同时,不同地区也在数字化创新的多样形式方面不断发力。例如,今年年初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在无需财政数据直连的情况下,通过“人+数字化”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推出了上海“政采贷”新模式。该模式依据供应商与政府的采购订单及其信用状况,由系统自动核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支持在线申请、签约及提款,且贷款灵活,无需抵押或质押。同一时间,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推出了“邮e政采贷”产品。该产品通过整合行内数据与外部政府采购信息,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实现了信贷技术的升级。
信息共享和闭环监控,是“政采贷”发展的一大亮点。通过推送回款账款至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锁定回款账户,有效解决了资金监控的难题,增强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信贷资金的安全,而且也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透明度与可信度。2020年,重庆银行试运行首款定制化的在线数字信贷产品“链企政采贷”,打造了“手机银行预授信—线下渠道企业开户—企业网银签约放款”多渠道、线上线下联动的业务模式,大幅提升了业务流程效率与客户体验感。该产品基于多维度数据,特别是政府采购场景数据的深度挖掘,在产品设计上实现了资金闭环与风险控制。
此外,“政采贷”的创新还体现在服务范围的拓宽、优化融资环境等方面。通过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政采贷”覆盖了更多的中小企业群体,满足了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优化融资环境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如何“好风凭借力”
一是积极学习,抢抓机遇。中小企业应当深化对“政采贷”政策的学习与理解。通过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专题培训、政策宣讲等,全面、准确地掌握“政采贷”的申请资格、操作流程及优惠措施,切实提升自身的融资认知与实践能力。
二是数字赋能,紧跟趋势。中小企业需充分利用“政采贷”数字化服务平台与工具的便捷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在网站设置“政采贷”专栏,助力中小企业依托线上平台,实现融资申请的电子化提交、审批进度的实时追踪以及融资合同的在线签署,推动融资流程向在线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是银企合作,共赢发展。中小企业应重视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争取构建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化与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更多的融资资源与优惠政策支持。此外,中小企业还应主动展示自身的发展潜力与盈利能力,向金融机构全面展现其信贷价值,以期获得更为充分的信贷支持。
四是强化信用,拓宽渠道。中小企业应高度重视并着力提升自身的信用评级与融资能力。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建设等措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度。同时,中小企业还应积极寻求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认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评级水平,为赢得金融机构的深度信任与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