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Af8f11d8df43da7c1f8ec1bee566b933

南京都市圈即将启动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4年09月06日 第5版 )

南京都市圈即将启动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

本报讯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运行,南京都市圈10个市(区)间的公务出行一体化陆续走完法务程序,即将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保障。南京都市圈10个市(区)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市、金坛区。

据了解,为适应都市圈内公务交流日益频繁、公务出行不断扩大的现实需求,南京都市圈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从2023年开始探讨南京都市圈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2023年3月,南京都市圈机关事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暨机关运行保障一体化工作研讨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各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机关事务宣言》,为南京都市圈机关事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启动键”和“加速键”。今年6月28日,南京都市圈10个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保障合作共建协议》,在全国推出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保障新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南京市都市圈各市(区)合力完成了公务出行一体化保障平台的开发,各个城市制定接入方案,实现了跨区域、跨系统的无缝衔接。9月,10个市(区)陆续走完法务程序,即将开启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

据介绍,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公务出行一体化服务保障建设,按照“车辆资源共享、操作便捷实用、用户出行无感”工作思路,构建起“1+2+3”体系架构。

“1”是指打造一个公务出行一体化保障服务平台,联接联通10个市(区)的公务用车平台,实现跨区域用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车辆标准、统一订单交互、统一费用结算的服务体验。

“2”是指提供公务用车自有资源共享、社会化车辆租赁资源补充保障两种出行保障方式,做到不改变现有用车习惯、不违反用车管理规定、便于出行合规检查。

“3”是指建立三项技术服务标准规范,从平台数据接口、出行应用服务、运营服务规范等维度,制定公务出行一体化全流程标准体系,打造“信息化+标准化”公务出行一体化融合样板。

在实际运用中,以从南京到滁州的公务出行为例,用车人首先登录南京公车管理信息化平台,点击进入“跨区域行”模块,结合实际需求,填写出行信息,并根据目的地公务用车保障模式,选择“定点租赁公司”或“公车服务中心”保障途径,提交用车人单位审核。

审核通过后,滁州公车管理信息化平台将收到南京市的“用车申请”订单,调度人员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派车。用车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滁州后,由当地车辆保障公务出行,行程结束后,用车人通过平台确认结算账单,车辆保障单位将结算账单和电子发票发送至用车人预留邮箱,用车人凭结算账单和电子发票进行报销。

据悉,当前南京都市圈内互联互通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84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近1600公里,面积密度分别约为长三角和全国的1.3倍、5.6倍,为都市圈公务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务出行提供了方便。而跨区域一体化服务保障建设则打通了公务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减少公车跨区域出车,确保安全节约的同时,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城市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黄辉 吴晓俊)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72期第5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