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菜市场的温情
■ 甘武进
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外地,菜市场是我常去的地方。
与其他市场不同,菜市场是最朴实、最温暖的。在菜市场里,蔬菜、肉类、水产等分门别类地摆在大小不一的区域,全方位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修长的丝瓜,底部还挂着黄色小花;青瓜水灵灵的,身上还有几颗晶莹的露珠;穿着紫旗袍的茄子,泛着光亮;鲜红的辣椒,引人浮想联翩;水池里,鱼儿活蹦乱跳……这里的一切都透着鲜嫩、鲜活与鲜美的气息。
我会在这里精挑细选,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食材,再做出满意的美食。在网上看到的食材图片大多没有用处,对我来说,一定要看实物,用手去触摸、去感受,有的甚至还要拿起放在鼻下闻闻味道,掐掉一点根叶放在嘴里尝一尝,这样才能挑到自己最认可的食材。然而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认真劲儿,还需要练就一副好眼力。
选中食材,剩下的就是与摊贩打交道了,这是菜市场里最为生动的部分。人们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在摊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很会“斤斤计较”。我拿着看好的蔬菜说道:“这番茄的皮有点薄,价格再便宜一点吧。”摊贩似乎早已备好说辞:“这是适合鲜食的品种,汁多味甜,非常好吃。”我还要再开口的时候,摊贩接着说:“价格方面,没有问题,包您满意。”我的确满意。再精明的摊贩,做生意还是讲究“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些富有哲理的为人处世之道,在菜市场总能寻到踪迹。
那天晨跑后,我顺路到菜市场买些排骨。付款时发现手机没电,身上也没带现金,无法付款。看着已砍好装入袋中的几斤排骨,我尴尬万分。摊贩看了我一眼:“你是谢阿姨的儿子吧?先拿回去,阿姨明天来菜市场时再给钱。”
这份信任,让我感慨万千。这个摊贩能在菜市场经营十多年,缘于他心中有一杆秤,称出了浓浓的人情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挑选着几棵白菜,老伴儿拉着小推车站在她身后静静地看着。老奶奶挑好后,他拿出钱包付款,并将菜装入推车中,跟随着去下一个摊位。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碗开水白菜,浓到极致是平淡,经历了人生的百转千回,余生安好,相伴到老。
那年,我离开教师行业去创业,结果一言难尽。年底时,我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欠了一身债,实在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勇气。腊月底,我去菜市场买点青菜度日,摊贩刚好是我曾经学生的家长,那个大姐问我:“回老家过年吗?”我摇摇头。然后她突然从摊位下拿出一袋东西:“这是我包的年粽,送给你尝尝吧,一个人在外过年挺不容易的。”接过年粽,我向她道了谢,差点就落泪了。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深以为然。菜市场是最能让人重新萌发出对生活热爱的地方。一走进菜市场,仿佛就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充满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后来,我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将日子过得从容且幸福。如今,我继续感受着逛菜市场带来的乐趣和安慰,尤其在远离故乡的城市里,菜市场带给我的温暖,就和深夜还亮着灯的便利店一样。
(作者系湖北省作协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