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闹大年
■ 徐之标我的家乡是水乡,大运河穿城而过。过年七天乐,好玩的地方多得很。
腊月二十八,将二老接到城里。老父亲喜欢闲逛,我自告奋勇当导游。年三十一大早,快乐出发。
第一站去哪儿?盂城驿,不由分说,轻松拔得头筹,人家不愧是公认的扬州“运河十二景”之一,老高邮的灵魂所在。这里自古人杰地灵,文明文化底蕴厚实,有“明清一条街”打着岁月的底色,还有盂城驿鼓楼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据说是很久远的古代驿站,值更守夜、传鼓报捷之用,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高邮城,以前肯定名气大得很。
盂城驿周边园中有园,大小景点纵横交错,主要街口都有高达数米的牌坊,尤以盂城驿正门楼为代表,江南的镂空雕,京式的彩画,两者相融相合,妥妥的网红打卡地标。
时光不语,岁月成诗。就这么漫不经心地逛着,卸去一整年的忙碌和疲惫。长长的街,青砖黛瓦,大红灯笼换上新妆,喜庆的年味一下子暖了人间。两旁尽是老街旧巷老酒坊,“陈西楼茶干”“彩灯华艺”“半闲茶庄”,门店商家都备足了各种土特产年货,贴上“年年风调雨顺、天天招财进宝”的红春联。前面游人放慢脚步,有曼妙的音乐在自由流淌,原是帅气的小哥弹着一把老吉他,眼神里深情如水,“东北腔”与“扬州小调”随性旷达切换着旋律,现代风里不时夹杂着高邮下河民谣的味道,时而风趣俏皮,时而热情奔放。旁边架子鼓手娴熟而潇洒地踩镲出各种质感丽音,像是于心尖上跳双人舞,行板如歌,声声入耳。
邻家早茶店里热气氤氲,跑堂的小二大声应着:“来啦!8号桌加中份大煮干丝,阳春面一碗。”隔壁的老字号羊肉汤馆热气腾腾,大铁锅里翻滚着从临泽乡下刚运到的新鲜羊肉,起锅临上桌前撒上一把葱花和枸杞,一碗汤色浓白、鲜香不膻的羊肉汤,香气早就飘到街的尽头,牵引着远方游子的舌尖味蕾。正应了本地乡贤汪曾祺先生名剧《沙家浜》里那句经典台词:“来的都是客。”先驱寒补暖,吃饱喝足,再慢慢逛个够不迟。
老父亲催着去人声鼎沸处看大戏,我们便大步流星往东紧赶。早就听说市里文旅部门组织的“好事成双·新春大集”启动仪式,10点在盂城东市牌楼下鸣金开锣。一路小跑,竟然奇遇也在急匆匆赶路的“皇上”,头戴王冠,身披黄色蟒袍,威风八面。路边有捧着早饭碗闲看唠嗑的街坊大婶,也都瞪圆眼睛瞅着,像是看西洋景似的,快活得“啧啧”咂嘴。
身边突然浩浩荡荡开过来一支舞龙队伍,细端详,果然是双龙,二龙戏珠嘛,就这么摇摇摆摆,便活脱脱有了蛟龙出海的气势。前方带路者何人?乃神气活现的孙悟空也。金箍圈戴在头上,眼睛亮亮的,不时抓耳挠腮,二师兄猪八戒憨憨搞笑,跟在屁股后面。舞龙的都是些有力气的阳刚壮汉,也有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雄赳赳,气昂昂,连笑容都是灿烂的。咂摸着这两条巨龙在近两公里的馆驿巷中穿行游走,从天上俯视定是十分壮美。还别说,真的就有无人机快速赶来,“嗡嗡”的声音在空中盘旋。
渐行渐近,终于到了东市牌坊下,一下子感受到人头攒动,鼓乐喧天。游人们双手都举得老高,忙着用手机“咔嚓咔嚓”拍照。人群里有几个小伙子起劲地大声喝彩,原来台上有一群春春靓丽的美少女正热舞飒爽,音乐劲爆,让人热血沸腾。也是,水做的高邮女子最是温柔多情,冷不丁火辣辣耍酷,画风“兔”(突)变,艳惊四座。红红火火闹大年,佳节气氛增添些瑰丽色彩,玩的就是心跳。
随着一声令下,9门礼炮拉开阵势,绚烂缤纷花瓣雨,天女散花似的,五颜六色的各种气球也赶趟儿,成群结队,霎时飞上天。几只胖嘟嘟的狮子早已经按捺不住,开始表演传统的民间舞狮绝活,它们嘴巴张得大大的,时而温顺可爱,时而又威风凛凛。“三分狮,七分舞”,“回头、摆尾、叩首”等招牌动作悉数登场,高潮迭起。
玩得嗨,吃得爽。奶茶、烤肉、章鱼小丸子、臭豆腐等特色美食,都是我的“菜”,老父亲却只惦念着香喷喷、暖融融的年夜饭。赶巧老妈的电话催着回家,一壶飘香美酒已经烫好,厨艺九段的夫人烹制的满桌大菜更叫人垂涎欲滴。浓浓的年味亮在南门大街大红灯笼里,更藏在一家老少齐聚,慢品红尘烟火的绵长温暖里。欢欢喜喜陪二老好好整几杯,明天咱们打卡下一站……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