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房和村庄建设应绿色宜居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四川省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绿色宜居、风貌提升、传承文化、共建共治”的建设原则。
在绿色宜居方面,实施方案指出,将实施绿色低碳用能革新。引导农村不断减少燃煤、秸秆、薪柴直接燃烧等传统能源使用,鼓励使用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需求的清洁能源,推动村民日常照明、炊事、采暖制冷等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户用光伏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地制宜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探索推进低零碳村镇、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村建设。
实施方案还提出,将通过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手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比如,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不断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十四五”末实现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9%的行政村。重点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村民聚居点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