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45bec23e817fa8e04998f5a9e770625a

不 装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2年01月14日 第8版 )


【随感】

不  装

■ 丁哲

我竟然还有博客,十年前竟然还写过博文,一篇,文言写的。如果不是今天偶然介入,又经历了实名验证,真要怀疑这一切全是虚构。但现实摆在那里,皆有实相,于是只能慨叹时光误我。

重读那篇叫《志》的博文,记忆渐次抬头。可以证实,这东西是自己写的。内容和题目呼应,就是要折节立志,成就事业云云。写时还怀着一腔真诚,颇以为慷慨激昂,振奋精神的。但现在看看,酸酸的文言下面,有几分做作。做作是我讨厌的。人们平日里还比较立体,优、缺点并存,有点人该有的样子,可一站到公众面前,立体就散化为点、线,仅有的几分真实就要退去,开始装。装善良、装正义、装多情、装高尚……只是为了博得看客的喝彩,满足一份表现欲,附带一点儿小虚荣。

多没劲!

有时候,这种装是当事者意识不到的。如同十年前我写博文的时候,以为笔下所写,确是心中所想,所谓“有所思”者也。于此可见世俗教化的功效,它所推崇的理念,于不知不觉间渗入头脑,使你误以为这外入的思想便是原生的思想。但究竟不是原生的思想,所以就显得做作,透出“装”的底色来。

那么我原生的思想是什么呢?很惭愧,它粗陋得很,简直可以说是没有思想。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年,自己的所为一直被动,不过为外力所驱,读书,然后工作,与志向,尤其是宏伟的志向根本挂不上钩。但工作要认真、踏实,这一点想法倒是真实的。而其他高大上的东西,不过是一种装饰而已。所以如此,还是外入的价值观念更上得台面,更好听,而实际具有的却比较卑微渺小,需要设法补救。好比同是大学生,我读的是一般院校,你读的是北大、清华,为着和你平等起见,我就在胸前别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

这当然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彼时却看不透,如同哲人所说,认识自己最难。现今认清了这一点,知道那实非本意,假装而已,欺人哄己,没什么意义,所以希望今后能做到的是:不装。

“装”会让自己漂亮一些,如同女人借助化妆术让自己的颜值有所提升。但抹去脂粉,卸掉衣饰,该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无盐成不了西施,东施效颦效出的只是一出供人喷饭的滑稽剧,一点假也做不成。据说习惯于化妆的女人,如果一日不妆便不敢出门。可见“装”习惯了,已经适应不了真实。如同蜗牛,离不开那个包裹它的壳。

我不想要那个壳。负重前行永远抵不上轻装上阵。活在壳里,就是活在伪装中,活在虚幻里,而这一切的初衷,不过是想向人昭示自己是多么美好。但美好永远依附于真实,脱离真实的美好只是空中的气泡,虽然在阳光映射下五色斑斓,绚烂无比,可究竟是要一捅就破,归于虚无的。没有人喜欢画中的美女,人们真正在意的,是能动能说的活生生的女人,哪怕她并不美丽。

人,尤其是普通人,谁没有缺点、不足,没有点小私心小念想小算盘?这些全没有,个个成圣成佛,那是理想国,是神话。人世间,总得有烟火气,世俗气,唯此,才是人世间。自觉或不自觉伪装的人,就是想离人世间远一点,但万有引力决定了:你离不开地球。

让喜欢装的人继续装下去吧。我知道无论怎样努力,自己也离不开地球,离不开人世间,虽然它带给我的烦恼与痛苦不算少。

所以我不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16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