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大师之大 仰高山之高系列之十三
通才吴宓
温源宁:“他的纯真和诚恳,任何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惟独他自己却看不到。”
钱钟书:他“对读者推心置腹,展示那颗血淋淋的心。像他这种人,是伟人,也是傻瓜”。
1925年2月,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筹备处成立。从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吴宓受清华校长曹云祥聘请主持研究院筹备处事宜,协助校长积极物色延聘国内精博鸿通的国学大师来院执教,一时形成了清华园大师云集、“五星聚奎”的壮观局面,吴宓个人的事业也达到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高峰。
吴宓,字雨僧,生于1894年,陕西泾阳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17年赴美留学,初进弗吉尼亚大学,后转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学位,继入哈佛研究院,师从新人文主义美学大师白璧德攻研哲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当时,与其在哈佛共读并来往密切的,还有陈寅恪、汤用彤等,因吴、陈、汤三人学业成绩超群,故有“哈佛三杰”之称。
1921年7月吴宓受梅光迪举荐,回国出任东南大学西洋文学教授,讲授“中西诗之比较”等课程,自此开中国比较文学先河。
1922年初,吴宓同刘伯明、梅光迪等一帮志同道合的留美学者共同创办《学衡》杂志,吴宓出任总编辑。学衡派的知识分子成了专门和陈独秀、胡适为首的号称新文化派作对的一个学术团体。
1923年下学期,由于一个意外插曲,吴宓最终与清华再次结缘。
这学期开学之后,清华学校高等科四年级学生梁治华(字实秋)等几人到南京东南大学游览、参观,顺便听了吴宓几堂课,即为吴宓的风采和学问所倾倒,并在回到清华后作出了积极反应。据吴宓日记载:“梁君本人,连听宓课两三日。适值宓讲授《欧洲文学史》,正值卢梭之生活及其著作。梁君回校后,即在《清华周刊》中著论,述东南大学学风之美,师饱学而尽职,生好读而勤业。又述其听宓讲卢梭课,宓预先写大纲于黑板,讲时,不开书本,不看笔记及任何纸片儿,而内容丰富,讲得井井有条,滔滔不绝。”
恰巧这一年东南大学“事变纷来”, 翌年“四五月之交,校中宣布裁并西洋文学系”,吴宓“一再计议,卒于五月底,决然就聘奉天东北大学”,为英语系教授,主讲《世界文学史大纲》等课程。清华校长曹云祥,则在得知东南大学变故与吴宓人生转折后,适时向吴宓伸出了橄榄枝。
作为研究院筹备处主任的吴宓,开始拿着校长签发的聘书前往梁启超、王国维等几位大师居处一一聘请,其操作过程令后人为之钦佩。
比如登门聘请王国维前,吴宓对这位晚清遗老的生活、思想习性专门做了一番了解研究。到王国维住所后,吴宓先行三拜如仪大礼,再提聘请之事,令王国维深受感动。王国维“事后语人,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
此后,吴宓担任了国学研究院主任一职,又向校长强力推荐了自己在哈佛读书时的同学当时正在柏林大学研究院攻读的史学奇才陈寅恪。只不过,当陈寅恪前来清华担当导师之职时,吴宓已因故辞去研究院主任职,改任新制大学部外文系教授。
但吴宓与陈寅恪的友谊却终其一生。
抗战时期,吴宓随校流亡。这期间,他与陈寅恪经常于教课之余一同散步,并以诗文唱和。吴宓的诗受陈寅恪影响颇大。“寅恪习惯,以诗稿持示宓等后,不许宓钞存,立即自撕成碎片,团而掷之。但寅恪在美国所做之诗,宓皆能背诵。”只是抗战期间吴宓与陈寅恪所作诗文,字里行间往往流露着国破家亡的哀愁与忧戚。
史语所撤出昆明迁入郊外龙头村后,右眼已盲的陈寅恪日常生活主要由好友吴宓照应,当时吴宓住在玉龙堆,与陈寅恪住的靛花巷相隔不远。每有警报响起,吴宓立即抛下手中事务,跑到陈寅恪居住的楼上将其扶下。
吴宓的学识,从他开设的课程门类之庞杂即可窥见一斑:英语、翻译术、修辞原理、英文作文、希腊罗马文学、西方文学概论、英国小说、英国浪漫诗人、《红楼梦》研究、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他的学生说他是博雅通才,博通古今阅尽中外。
他对《红楼梦》研究,造诣极深。凡听吴宓红学演讲之人,无不屏息凝神,如醉似痴。末了辄发深叹:“那不是听报告,简直是看演出。”吴宓一人将林、王、薛、贾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南古城即刮“吴宓风”,时人赞誉:“郭沫若与吴宓的报告,倘能一字不误记录下来,便是第一等绝妙好文。”
联大新校舍对面有一家湖南人开的馆子,名曰“潇湘馆”。吴宓认为亵渎了林妹妹,竟去砸馆,并令其改名。双方争执不下,后来由人出面调解,将“潇湘馆”改作“潇湘饭馆”才算了事。
吴宓自比“怡红公子”,有“千古多情吴雨僧”之谓,当年苦追毛彦文,并作诗在大公报上发表。金岳霖受朋友之托出面劝他:“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是,我们并不为此宣传。”吴宓大怒,拍着桌子呵斥金岳霖:“你休在这里胡言乱语,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厕所更不是毛彦文。”
季羡林评价:“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温源宁则说, “他自认是一名热诚的人文主义者和古典主义者,但他的气质却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纯真和诚恳,任何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惟独他自己却看不到。”
而他最赏识的弟子钱钟书是这样评价他这位恩师的:“吴宓从来就是一位喜欢不惜笔墨、吐尽肝胆的自传体作家。他不断地鞭挞自己,当众洗脏衣服,对读者推心置腹,展示那颗血淋淋的心。像他这种人,是伟人,也是傻瓜。最终,他只是一个矛盾的自我,一位‘精神错位’的悲剧英雄。”
1950年起,吴宓先后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历史系、汉语言文学系,“文革”中受尽苦难。1977年吴宓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只好由其胞妹吴须曼接回陕西老家。这一天,雨雪弥漫,吴家人用一把凉椅绑成滑竿样的轿子把吴宓抬于楼下,乘学校派出的吉普车离开了居所文化村,倾注了吴宓17年心血并留下痛楚记忆的西南师范学院就此消失于风雪之中。
回到家乡泾阳,一些亲朋故旧前来探望,令吴宓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1978年1月17日吴宓病逝。1981年1月17日,其骨灰由吴须曼送至安吴堡,葬在白雪笼罩的嵯峨山下。
(阳籍)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